姍姍來遲的藝評獎主席評審林沛理的回應,說對藝評獎的「傳媒關注和社會討論」「是意外的收穫」,又說「討論只一面倒集中在金獎得主的影評,對另外兩位得獎者並不公平」。
讀來像是傳媒和社會都一面倒在稱讚金獎得主似的,事實卻是對金獎影評一面倒的批罵,對評審主席與得金獎者關係的質疑。正如阿Q被打後自言自語說「老子被兒子打了」,現代阿Q真令人啼笑皆非。
金獎的影評根本不是藝評,而是一味道德譴責,要香港拋棄過去的價值觀,重建「新主體性」,而這個詞和這個建議是林沛理早前文章提出的。
鍾祖康指出賈文與林沛理過去文章的大量雷同,林與賈的關係引起質疑,是批評的重點。林文刻意迴避。藝發局應公佈銀銅獎的得獎文章和六十多篇參選文章給公眾看,是否公平毋須林某喋喋不休解釋。
李怡
逢周一至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