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we are reading:<br>社運兒歌三百首 - 余大千

What we are reading:
社運兒歌三百首 - 余大千

學者戴耀廷最近提出「佔領中環」行動,爭取真普選,希望集齊一萬人癱瘓中環商業區,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連學者都要走激進路線,就知香港的政改前途,比北京的霧霾還要灰。未來幾年港人要守護核心價值,恐怕沒有舒服的坦途了。我不禁再次翻閱,非暴力抗爭之父夏普(Gene Sharp)廿年前寫的一本小冊子。

這本《從獨裁到民主(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恰如星爺新戲中的降魔秘笈兒歌三百首,是抗爭運動的行動指南,短短百多頁裏,教你如何策劃一場非暴力抗爭運動,與當權者拗手瓜。當年本書是應緬甸民主派的要求而寫的,廿年來卻成為各地不少社運人士的聖經,啟蒙了不少風風火火的社會運動。

非暴力抗爭 勝武裝起義

夏普的行動綱領,建基於一個信念:就算多冷血的極權,如果不得民心,都不能生存下來。在這前提下,非暴力抗爭就像白蟻噬樹般,逐小逐小把當權者的權力奪過來。阿里士多德也說過,寡頭政權或暴政,往往較其他政權短命。任何專政都有其死穴,無論是政治、意識形態或經濟性的,因此只要攻其弱點,雞蛋也有可能撼低高牆。
難度看似很大,機會儘管渺茫,但夏普認為,手段可以很多樣化、很靈活,他在書中便羅列了抗爭198式,可分成三大類——抗議與勸說(54式)、不合作行動(103式)及干預(41式)。
夏普相信,非暴力抗爭比武裝起義更有效果,因為暴力對抗是攻敵最強之處,正是以卵擊石,很難有勝算,反而非暴力的反抗,是攻其弱項,容易逼當權者犯錯、分裂,甚至無法行使權力。
或者香港不少中產,仍然認為又傾又砌行得通,不過夏普指出,若果要與當權者爭取的是涉及其核心利益的事情,談判往往談不出個所以然。談判桌從來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是講實力的地方。只有透過聰明地運用適當而有力的抵抗運動,才有望成功。
夏普25歲已發表首部關於甘地的著作,愛因斯坦讀後大為讚賞,更為其書寫序。夏普更於1983年成立愛因斯坦研究所,畢生提倡以非暴力抗爭的手段來爭取權益。
我覺得,夏普的設想無論多周詳,畢竟只是紙上談兵,真正令兒歌三百首,變成威力無儔的大日如來心經,其實是專政者無視人民意願的助燃劑。

余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