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藝評獎「圍威喂」風波再續,事件主角之一、比賽評審林沛理昨發表1,700多字聲明逐一反擊外界批評,「發難」指公眾對藝評「忽然」關注,重申參賽文章不具名,評審無從申報利益,又指問題根源是公眾誤解了藝發局、誤解了評審制度,以及誤解了藝評功能。文化界人士認為林的回應避重就輕,要挽回獎項公信力,應公開全部參賽作品及評審標準。
記者:張嘉雯
被得獎京女賈選凝指關係「不close」的林沛理,昨以藝術評論組主席身份,透過藝發局發表回應,先指藝術評論長期受忽視和冷待,對第一屆「ADC藝評獎」引起傳媒關注感意外。
他指去年單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獲批資助港幣69萬元、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獲批資助80萬元,「總預算為港幣20萬元的『ADC藝評獎』僅屬其中一項規模較小的活動。」反駁5萬元獎金過高的說法。
林又指藝發局用同儕評核制度,「既是同儕,評審員與申請人難免有交往,甚至有交情,這所以藝發局設立了評審員利益申報制度」。但由於「ADC藝評獎」並非審批資助,所有參賽文章皆以不具名方式及打印本交予評審團,所以評審無從申報利益。文末他發表個人對藝評的看法,指藝評並非一面倒為藝術作品吶喊助威,觀點不一定對。
陳雲︰賈文完全唔合格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認為林的回應姍姍來遲,「如果今次唔係引起咁大問題,個社會唔係咁多指摘、咁關注,佢係咪就咁過咗關呢?希望藝發局可以完善機制。」他又促藝發局把所有參賽作品公開,「咪當眾一齊評吓呢60份參賽作品,畀大家對照吓,睇吓點解賈小姐呢份會贏囉。」
曾任教藝術評論的文化評論人陳雲指,林以其他藝評項目獲更多資助,來為藝評獎開脫不合理,「個獎本身係多錢嘅,比康文署同其他文學獎多錢,呢樣佢解釋唔到。」他又指賈的文章根本不合乎藝評標準,但林沒有回應,「佢篇文一開始就係道德譴責、價值判斷,冇提供到論證,甚至連引電影片斷都無,係完全唔合格。」
立法會議員毛孟靜關注事件,早前去信民政事務委員會主席馬逢國要求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事件,馬表示會於3月22日的會議上,「討論究竟討不討論」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