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突襲內地各大城市,兩會未召開前已成熱話,環保是當局重視議題,幾可毋庸置疑。觀乎市場目前炒作板塊,風電及太陽能股最率先受捧,但若要應付中國逾10億人口、及每年經濟增長7.5%的實質需求,要拓展具規模的清潔能源,實不得不提核電。
風電及太陽能未成氣候
內地風電及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發展,至今仍面對重重困難,除了發展地域受限,還有產能過剩、併網規模不配合產量引發棄電等情況,當局補貼相關企業的金額也不菲。發改委主任張平昨日指出,風電及太陽能的產能利用率僅分別不足六成及七成,同樣點出行業的根本問題。相對而言,做到廣泛使用清潔能源,再生能源的可朔性,遠遠不及高發電量兼低成本的核電更高,在清潔能源的範疇上,當局實無可避免要考慮拓展。
目前風力發電產量佔全國產電量不足2%,太陽能佔約5%,前者2030年目標亦只升至8.5%,後者屆2050年升抵25%。目前佔比同樣不足2%的核電,拓展步伐明顯可以較前兩者快,保守估計只要七年後,比例已可升至6%。
事實上,國務院周一發表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中,已顯露出重新注視核電的取態,雖然當局在仍然提及研發風電及太陽能的併網技術,但同時亦有一定篇幅指出要研究核電技術。目前環球對核電的擔憂主要仍在其安全性上,中央就提高核電技術的研發,除了要持續拓展外,有機會亦是排除外界阻力的一步。
縱然國務院目前仍未實質出台新能源相關的扶助措施,惟在風電、太陽能等板塊已輪流狂炒後,昨終見核電起動,東方電氣(1072)更狂升6.2%,相關板塊的升勢亦說不定只是一個起步。
記者:林靜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