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經風險顧問公司最新發表《亞洲情報》(Asian Intelligence)分析,港府剛公佈的財政預算案無助改善經濟情況,因預算案側重壓抑物業交易和增加基建項目,後者包括連接內地運輸系統,由於興建期間可能需要輸入外勞,完成後可能增加內地訪港旅客,致社會矛盾日深、激化不滿情緒。
報告分析2013年亞洲各地經濟表現,對於港府預期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介乎1.5%至3.5%,分析認為受惠於中國經濟改善,生產總值可望達3.5%;但認為剛公佈的財政預算案無助改善經濟情況。報告指港府的財政計劃側重壓抑物業交易和增加基建,包括連接中港的運輸系統;若政府政策取得成效,會令物業交易宗數和價格下降。報告續稱,由於物業交易是香港主要經濟動力和政府收入來源,新措施或會拖慢經濟增長,影響庫房收入;透過如興建港珠澳大橋等大型基建提升生產總值,會方便更多內地客訪港,工程期間可能要輸入更多勞工,在中港矛盾日深下,激化市民不滿情緒。
日本台灣漸不滿陸客
報告亦提到,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區內人均消費最高的旅客,中國旅客有助刺激亞洲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但文化差異卻會引起民間強烈反響,這情況已在香港出現,可能擴展至台灣和日本等地。雖然泰國、柬埔寨和南韓相對較歡迎中國旅客,但各地亦開始留意中國旅客在帶來經濟好處之餘,亦可能令居民生活不便,產生不滿情緒,造成政治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