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文化界與偽文化界都很熱鬧,因為來自北京某女憑狂踩《低俗喜劇》評論(說是影評卻不評電影),「奪得」藝術發展局首屆「ADC藝評獎」,還袋走公帑五萬大元。
我對一切「五毛黨」腔調全無興趣(其實是不屑),時間寶貴,值得一讀的文字太多了,浪擲不起──還有,五萬公帑也是一筆錢,應用在更值得的福利上,如社區食堂為貧困長者送上一碗熱飯,總好過益了五毛黨,多謝也沒一句。正如政協叔伯的教訓:「一個人不應食碗面,反碗底」。
藝評獎醜聞之後,各界分析批評更加耐讀。「醜」在公器私用,評選蹺蹊,參賽者與評審者千絲萬縷的關係夾纏不清,「論壇」版港聞版各專欄已口誅筆伐。最好玩的,《低》片又掀起熱潮,戲院重映電視台重播,一個唔覺意在金像獎中贏咗,反而要講句多謝了。
本城行騙長官是小圈子選舉,689「假選贏」,所謂藝評原來亦是「假選贏」,政治文化染紅一體,良幣被劣幣侵佔,低俗被低賤侵佔,藝評被五毛黨侵佔──如果香港人不團結,自由樂土將被蝗蟲與狗,甚至大小「暴龍」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