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驚蟄打小人最反映港人怨氣何來,灣仔鵝頸橋底昨日有數百市民排隊打小人,盯着神婆手起鞋落,小人化為碎紙才舒一口氣。有人訴說樂蜀熱氣球慘劇奪去小學老師性命、有市民批評財政預算案無助基層、最多人不滿的仍是工作環境惡劣,篤背脊的小人特別多。有通識科大學生感嘆打小人僅宣洩基本怨氣,改變現實生活仍靠市民多參與政治。
記者:潘柏林
昨日鵝頸橋底人滿為患,打小人聲音此起彼落,一眾神婆以高跟鞋、拖鞋和平底鞋對付小人。神婆張婆婆直言現時社會怨氣未解,要打足5分鐘才能化解市民怨氣,「你睇咁多人打小人就知社會氣氛點樣」。排隊人龍延綿不絕,部份人須輪候逾一小時,有長者借來膠椅稍作休息,警方亦設立排隊區維持秩序。
「鴕鳥式逃避現實」
近半接受採訪市民均表示是首次來打小人,梁先生直言:「選完特首之後好多嘢都唔順暢,所以嚟試吓囉。」他希望打小人後香港可以改運,「最緊要個個都可以搵到嘢做,生活好啲,個個多啲錢使就最好」。黃女士帶女兒首次打小人,她指政府施政差劣,令市民怨氣無法宣洩,惟有靠打小人表達不滿:「如果(財政預算案)幫到我哋,就唔會咁多人打啦!」她希望打小人後,改善氣管毛病和運程。
上班一族陳小姐說近年香港多災難,樂蜀熱氣球事故中罹難的鄧玉玲更是其小學老師,加上工作環境又多小人篤背脊,盼望打小人後社會和事業都有改善。
香港教育學院通識學系一群學生昨到場研究打小人習俗,曾同學指打小人是大眾宣洩不滿的重要方法,亦反映市民無力改變現狀,「呢個社會底下,市民政治影響力好細,只可以用呢種自我安慰方式宣洩憤怒。」她鼓勵港人要多參加政治,才能改善現實生活,「打小人行為係鴕鳥式逃避現實方法,我更加推薦佢哋珍惜手頭上選舉權,多啲參與政治活動、多啲留意新聞動向」。
傳統打小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