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死刑直播 - 奉己

大國崛起,死刑直播 - 奉己

三月一日,製造湄公河慘案,殺害十三名中國船員的緬甸毒梟糯康及其三名同黨在雲南昆明被執行死刑。這件跨國案件的偵破,是國際執法合作的成果。依法對糯康犯罪集團進行審判,既維護了中國的司法主權,對遇害者及其親屬而言,也算終極告慰。
遺憾的是,作為黨國最重要的宣傳機器之一,中央電視台對糯康等人的死刑執行過程大張旗鼓的進行直播報道,引發輿論廣泛質疑。雖然事後該台在官方微博中澄清,「任何生命的離去都不值得大快人心」,「公示糯康死刑,不是看殺人,沒有行刑畫面,只看到毒梟兇犯虛弱,很怕死」,但過猶不及的宣傳已然造成無可挽回的惡劣影響。
央視的直播,或許為了彰顯大國崛起,政府對國民海外合法權益的保護能力逐步增強,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在節目中所言,「過去在海外不敢說自己是中國人,千方百計說是本地人。那麼現在呢,可以揚眉吐氣的昂起頭來說我是中國人」。儘管糯康及其同黨的確死不足惜,可這種赤裸裸的示強,有沒有顧及同中方充分合作的老撾、緬甸、泰國等周邊小國的國民感受呢?死刑直播,對犯罪分子或許具有一定震懾作用,但同時也可能給中方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今後的執法合作,帶來消極影響。
此外,死刑存廢固然是個頗具爭議的話題,但近年來,本着尊重人權的原則,中國司法機關也盡量奉行「少殺、慎殺」的政策。同時處決四名罪犯,並非值得炫耀的司法政績,而央視的高調直播,只會招來國際輿論的關注和非議,損害中國政府的形象。
經濟高速發展,令中共當局產生一種幻覺,以為只要捨得花錢就能像西方國家一樣培植軟實力、輸出價值觀。因此在「大外宣」戰略的指引下,就連中央電視台這樣的「喉舌單位」也開枝散葉,設立了北美、歐洲,乃至非洲等國際分台。可惜一場死刑直播,將宣傳變成了暴露。事實證明,東方古國依舊遵循着善惡報應的原始倫理,其與現代法治和文明相去還有十萬八千里。所以,韜光養晦才是中共當局應該堅持的國策,否則沒有普世價值支撐的「大外宣」,必然淪為國際間獻醜的表演。

奉己
大陸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