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精神勝利法 - 齊樂

國民教育精神勝利法 - 齊樂

反國民洗腦教育運動發起包圍政府總部的行動,雖然在去年九月結束,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仍繼續對國民洗腦教育進行監察,並於日前舉辦座談會向家長滙報有關監察結果,發現小學教材當中,國民洗腦教育的內容成份已滲透到部份教材內容之中,如中文、英文及常識等科目。內容除了要求學生用激昂感情朗讀愛國詩歌,甚至在常識科教師用書指導教師教學生不可自稱「香港人」,只能稱為「在香港生活的中國人」。另一方面,在常識科書本當中,描述新中國成立到走向強盛的過程,把文化大革命十年和六四等中共政權殘害中國百姓的恐怖事件,完全略去。可見,國民洗腦教育雖沒有獨立成科,卻在各科目中以「惡靈附體」方式呈現,這並不是無中生有,因為教育局的多項課程指引當中,學習宗旨都有要求學生對國家增加認同感。
筆者想起近日因狠批《低俗喜劇》而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首屆藝評獎的北京作者賈選凝。她的文章指摘導演彭浩翔透過《低俗喜劇》侮辱中國人,對大陸人的形象極盡醜化,是一種「精神勝利法」。說到精神勝利法,又有誰比邪惡的中國共產黨更會玩這把戲呢?以一九四二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篇文章為例,指導了全國對文藝的要求要為政治服務,奠定以後文化大革命的根基,對鏟除異己盡施文字獄,同時透過三突出、紅光亮、高大全的創作法則對國民洗腦。時至今日,在大陸仍有不少電影受這種手法影響而拍攝,如一些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電影,日軍永遠是窩囊廢、國民黨軍就充滿奸詐小人,只有共產黨的八路軍永遠是英明神武的正面人物,真可謂精神勝利法的極致。
特區政府在主權移交後多年來,在保皇黨護航下,不斷在各方面倒行逆施,對英國統治留下良好的三權分立制度、法治精神、優秀警隊等肆意踐踏,更令香港日漸赤化。香港人的本土意識逐漸覺醒,香港人對國家認同感、中國人身份認同感的指數常處低位,中共政權不單沒有反躬自省,只想滲透國民洗腦教育小學各科目課本之中,把中共治下的中國,塑造成沒有文革、沒有六四等事件,只有美好、強盛的一面;要求學生用激昂感情朗讀愛國詩歌,又指導教師教導學生不可自稱香港人,圖謀對香港人下一代洗腦,這不就是一種更具體的精神勝利法嗎?

齊樂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