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奶粉戰升級 <br>內地官媒批限奶令過激

中港奶粉戰升級 
內地官媒批限奶令過激

【本報訊】中港奶粉戰由「阿媽對阿媽」演變為「上水人vs水貨客」,昨再「升呢」為兩地官方廝殺。內地《環球時報》發炮,批評特區政府限帶奶粉出境措施反應過激,誤把奶粉商機看成負擔,質疑內地經濟支持令港人變得「對賺錢懶惰及不敏感」。有立法會議員斥內地官商勾結、貪污嚴重,是毒奶粉出現的罪魁禍首,內地官方不檢討,卻要求「港B」承擔苦果是不負責任。
記者:張嘉雯 張婷婷

內地行為藝術家區志航上載一張聲稱在沙頭角裸體做掌上壓的相片,以示不滿限奶令。

內地官方《環球時報》一篇署名評論文章,批評特區政府限帶奶粉反應過激,若有人因幾罐奶粉而被監禁是出手過重。文章又指香港應對內地的需求看成是機會,而非負擔;又質疑內地的支持令港人「變得對賺錢懶惰及不敏感」,提醒港人在內地食品安全出現危機時,應尋求創造市場的「贏局」,而不是「搞得像聯合國禁運一樣,滑稽地定出懲罰措施。」

行為藝術家裸體表不滿

同一時間,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微博發帖,諷刺港府的做法,「剛看完電影《悲慘世界》(港譯《孤星淚》),電影不錯。法國大革命前夕,冉阿讓給妹妹的孩子偷了一塊麵包,被判了五年刑。今天,2013年為給3歲以下孩子多買二罐奶粉,要判二年徒刑」。潘又稱:「在大陸孩子們捱餓時,香港同胞送一批奶粉過來都是應該的,居然出台這樣的法律,把帶奶粉的人處以二年徒刑。建議『立法會』重新考慮,修改此惡法。」
至於內地行為藝術家、廣東電視台主持人區志航周日亦在微博上載相片,聲稱在香港沙頭角裸體做掌上壓,以示對政策不滿。
本港立法會議員、香港本土召集人范國威指,內地官民的批評是「見樹木不見樹林」,指香港無資格亦無能力處理13億人口的食品安全問題,「因為強國無做好自己嘅奶品,無處理好食物品質嘅問題,反而責怪弱勢嘅特區政府或巿民,係唔公道。祖國自己本身要思考吓官商勾結、貪污問題造就國內不法無良心商人做毒奶粉,毒害中國小朋友,佢𠵱家係將個問題本末倒置,要犧牲港B嘅利益嚟照顧國內問題」。
政協委員譚耀宗則指,港府限帶奶粉出境的措施是平衡做法,事前曾與內地政府商討,不認同《環球時報》的說法,又指若旅客帶奶粉自用並沒問題,但不容許走水貨。

衞生部長:中港一家人

衞生部長陳竺昨則指中港是一家人,應該走向團結一致,「我相信,不要有太長時間吧,企業的誠信、制度的建立、監管的加強,就是讓群眾有放心的感覺,這幾年,我們看到食品、農產品抽查的合格率不斷上升」。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則指要支持和遵守香港的規定,「我們不要大驚小怪」,又指要解決喝奶的問題,還是需要培養國內自己的品牌。

無可厚非

唐英年
政協委員
「照顧港人嘅需要呢個無可厚非,但我希望係短暫,到底奶粉係一個自由商品嚟㗎,我相信奶粉供應商以商言商嚟講,既然有咁嘅巿場,佢賣多啲做多啲生意,照計佢哋應該好樂意咁做。」

建立誠信

陳竺
衞生部長
「我相信,不要有太長時間吧,企業的誠信、制度的建立、監管的加強,就是讓群眾有放心的感覺,這幾年,我們看到食品、農產品抽查的合格率不斷上升……我們是一家人,就是家裏人。」

悲慘世界

潘石屹
SOHO中國董事長
「剛看完電影《悲慘世界》(港譯《孤星淚》),電影不錯。法國大革命前夕,冉阿讓給妹妹的孩子偷了一塊麵包,被判了五年刑。今天,2013年為給3歲以下孩子多買二罐奶粉,要判二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