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月光圓 - 左丁山

留學月光圓 - 左丁山

曾俊華在預算案提出設立獎學金基金,每年送二十名尖子學生到「海外知名大學」讀書,畢業後一定要返香港做教師,至少教兩年。
曾司長點解有此構思?據接近曾司長嘅人講,曾司長最近常提及美國「長春藤學生」志願做教師,回饋美國社會,可能受此啟發,故此有上述新意!
查曾司長在MIT讀建築,在哈佛讀公共行政,兩者皆一級「海外知名學府」也,美國有一個Teach for America(簡稱TFA)機構,係非牟利組織,專責招攬美國知名大學優秀畢業生或專業人士為教師,到低收入社區做教師兩年,希望藉此消除教育不平等(背後假設係窮區窮人吸引唔到優秀教師)。此組織在1989年成立,意念來自一位普林斯頓學生Wendy Kopp嘅畢業論文,在2012年,該機構收到48000份申請書,招聘咗5,800名教師,在46個地區任教,可說非常成功,但亦有不快個案嘅,2009年時就有報導話一位哈佛女畢業生中途退出,除咗薪水低之外,仲因為美國教師冇乜地位,不受尊重。
曾司長如果真的從TFA找到靈感,希望佢諗真啲,香港教師嘅薪水與地位,相對而言,高於美國教師,好教師好受社會尊重,香港亦未出現過窮人窮區缺乏優質老師嘅現象,只會出現直資學校、國際學校、傳統名校因名氣關係,似乎係佢地嘅教師質素最高嘅印象,我地有好多地區名校嘅啫。TFA經驗可否在香港重現,大家可以討論,但曾司長肯撥出4.8億元成立獎學金基金送優秀學生出外而不是進入本地大學,點都係令本地教育界人士「不爽」㗎嘞。以前曾蔭權曾經講過,不如將啲錢送香港學生入哈佛耶魯,勝於津貼佢地在本港讀大學,引來譁然之聲。現在香港嘅大學嘅世界排名相當唔錯,曾司長竟然暗示海外知名大學教育有助提高本地教育質素,試問高等教育界點啃?冇法啦,曾司長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教授都未曾在本港讀大學,兩人皆是美國知名大學畢業生,對美國名牌大學教育更有信心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