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不久前度過60歲生日的傅瑩,在昨日的全國人大首場記者會上成為中外媒體的焦點。微曲的白髮、輕柔的語調、親切的笑容、優雅的氣質的傅,曾被譽為中國外交部「最美女大使」。她今次由外交部轉戰人大,據稱是由即將接任人大委員長的政治局常委張德江欽點的。傳張早在任廣東省書記之際,已對在外事活動中相識的傅,極為欣賞。傅談當發言人感受:「很緊張,像個小學生,不時要看貓紙。」
傅瑩是蒙古族,父親曾任內蒙古軍區宣傳部副部長。氣質樣貌俱佳的她,從北京外國語大學英文系畢業後進了外交部。
為鄧小平 江澤民繙譯
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受到重用,曾先後為鄧小平、楊尚昆、江澤民、李鵬等國家領導任隨行繙譯。據說有一次,她為鄧繙譯時,把84歲錯譯為48歲,但鄧沒有批評她,反大笑。傅其後任職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又先後出任過菲律賓、澳洲、英國大使,2009年升任中共建政後首位少數民族女副外長,主管亞洲地區、邊界與海洋事務和繙譯室。
傅瑩外表溫婉,語調溫柔,卻被內地媒體冠上「外交鐵娘子」頭銜,讚揚她「在捍衞中國主權和國家利益時,表現出了女性少有的強硬」。2008年西藏騷亂後,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在歐洲遇示威,時任駐英大使傅在英國報章發表文章,抨擊西方「妖魔化」中國。而她上次「聲名大噪」是2010年游說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不要授獎給劉曉波,當時身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的傅,在中國駐挪威大使館與該獎主委會面時說,如果將和平獎頒給劉,將「損害挪威和中國的關係」。 去年南海和釣魚島主權爭議中,也偶然會看見傅的「強烈譴責、警告」。英國前首相貝理雅曾稱傅為「最能清晰地傳遞中國聲音的使者之一」。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