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美芳報道】水母給人印象是神秘施襲者,容易被螫傷。香港有水母發燒友在本港繁殖無毒的海月水母和黑海刺水母,又引入來自菲律賓的彩色水母,供本港家庭作成新興水族寵物,增添新潮元素。
曾在海洋公園任職水族員的陳榮邦和余煥新,去年底創業,打造水母零售市場。在旺角金魚街開設水母專門店,人工繁殖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及黑海刺水母(Black Sea Nettle Jelly),也由菲律賓引入彩色水母(Jelly Blubber)。
可活3年 勿和魚同養
在本地繁殖的海月水母體形細小,活動時表現優雅,價格也較便宜,小海月水母每隻35元,大型的海月水母每隻200元,牠們進食豐年蝦卵後,消化系統由透明轉為橙紅色。黑海刺水母則是一種大型水母,其背部寬約3英尺,觸鬚可達20英尺。黑海刺水母生活在太平洋海域,屬於肉食性水母。而彩色水母體形較大,表現活躍,故須較大魚缸。
陳榮邦指,不少港人誤會水母難於家中飼養,其實只須提供足夠空間讓水母在水中伸縮活動,配合低溫人造水流,水母可活三年。不過陳榮邦提醒,不能把水母和魚類放於同一魚缸,防止水母被咬傷。
余煥新則指,初入行時曾經用手接觸水母而被「炸」,手腳出現短暫麻痹,但不減他對水母的熱情,鼓勵港人在家飼養無毒性的水母。陳榮邦稱有日式食肆負責人把水母放進餐廳,營造優雅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