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大資不抵債 五年十次盈警

康大資不抵債 五年十次盈警

【本報訊】2008年底以介紹上市方式、從新加坡來港作第二上市的康大食品(834),上市不足五年時間已十次盈警,集團最新公佈2012年業績顯示,全年僅賺491.7萬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跌59%。集團一年內到期銀行貸款達5.89億元,正處嚴重資不抵債情況。

成本開支全面上升

康大從事冷藏兔肉、雞肉,食品加工等業務。集團網頁介紹,在山東、吉林、四川及河北皆有生產加工基地,食品長期出口至日本、歐盟、美國等14個國家及地區;更與肯德基、必勝客、小肥羊、吉野家等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去年內地食品企業受「速成雞」問題影響,部份快餐銷量大受打擊;不過,康大年報中對此事隻字不提,只指盈利大跌,受歐洲債務危機、銷售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及市場競爭激烈所影響。
事實上,康大主打內銷市場,期內中國市場銷售錄得9.54億元,幾乎比出口銷售高逾一倍。
另一方面,集團期內「銷售及分銷成本」、「行政開支」,以及「其他經營開支」,皆錄得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其他經營開支」按年大增31.9%,侵蝕集團盈利。但集團只解釋,該類開支主要涉及棄置損壞的包裝物料,隨着銷量增加而上升。
值得留意是,集團目前正處資不抵債局面,截至去年底,其流動負債已超過流動資產1.39億元。其中,一年內要債還的銀行貸款,由去年約5億元,增加至今年5.89億元,去年用來償債的利息開支,便高達2,970萬元,即使集團用盡盈利,亦不足夠還息。

青島康大允財政支援

康大管理層指,正積極與銀行進行磋商,其中2.2億元貸款已獲同意續期,並探求其他資金來源之可用性;另外,由主要股東持有的青島康大集團,已同意為集團提供持續財政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