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人口70億,預計30年內增至90億,可是現時已有10億人糧食不足,未來更雪上加霜。怎麼辦?不少專家說,食昆蟲吧!
食昆蟲好像很惡心,但支持者認為食蟲環保又可救救地球。當今人類以穀物和肉類為主要食糧,發展中國家富起來,民眾對肉食需求更大。可是,一些專家指,人們拿大量穀物去餵家畜,只能生產少量肉食,絕非持續發展之道,長遠只令穀物不夠,肉價也越來越貴。英國食評家雷納(Jay Rayner)就說,馬肉扮牛肉醜聞的根本原因,是牛肉越來越貴。因此,解救之道是食昆蟲。
食昆蟲,專家指,不但有營養,更可環保。先說營養,昆蟲含豐富蛋白質、維他命和氨基酸,而昆蟲只需攝取豬雞1/2、羊1/4的食物,即可產生同量蛋白質,相當化算。
至於環保,多食昆蟲少食肉,可減少溫室氣體,要知道的是,現時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非常巨大,佔全球甲烷35%、氧化氮65%、二氧化碳9%。有研究指,若全人類不食豬肉牛肉,改食蟋蟀蝗蟲,即可減少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多達95%,所以食蟲有理。
英國《觀察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