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明日開幕,總理溫家寶將發表任上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按慣例不只會替下任總理李克強宣示下屆政府的工作重點,更會總結自己主政的過往十年。這份工作報告經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意,等同對溫家寶的政績作出評價,但肯定與民間的期待有落差。
十年來,溫家寶無論拋書包、引經據典,還是真情表白、政治表演,都有不少令媒體、網民受落的金句。針對食品安全、樓價高企問題,他呼籲企業家、地產商要「流淌道德的血液」;針對溫州動車慘劇,他痛感「一個政府最大的責任就是保護人的生命安全」;針對霧霾鎖國,他強調「政府要用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
沒公示財產以證清白
令人遺憾的是,溫家寶的這些呼聲激起的漣漪很快就消失了。更令人遺憾的是,溫家寶尚未履行一些三番五次重申的承諾,已到了告別政壇的時刻。如以溫家寶重複的次數而言,政制改革、收入改革、官員財產公開堪稱其履行的三大承諾。
溫家寶曾公開表示:「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僅在2010年9月,溫家寶就一連六次在外交、國際場合呼籲政改。但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溫家寶的政改騷既受到極左派攻擊,也傷了自由派的心。
主政最後一年,溫家寶聲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一年內連提八次。方案倒是趕在春節前出台了,但空有城鄉居民十年收入倍增的口號,沒有解決官員灰色收入、壟斷行業暴利問題的措施,等於新開一張空頭支票而已。
至於力倡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制度,溫家寶從國內談到海外,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中辦、國辦發佈了《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但黑箱操作的財產申報,脫離民眾和輿論的監督,又有甚麼意義?尤可悲的是,溫家寶臨卸任竟無法循制度公示財產以證清白,更無法摘下「影帝」的桂冠。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