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股半年吸資潮斷纜

中資股半年吸資潮斷纜

【本報訊】中國股票基金連續24周錄資金流入後,上周終走資6.75億美元(約53億港元),以環球中資股指數買賣基金(ETF)的基金單位增減情況看,資金率先由重磅股撤走。分析相信,走資反映市場漸湧現獲利盤,縱難言大市升浪完結,惟上衝動力已減。
據追蹤環球資金流向的EPFR數據顯示,中國股票基金截至上周三止錄得走資,為去年9月初以來首次,基金之前連續24周吸資,累計錄得逾110億美元淨流入,創出有紀錄以來最長吸資浪潮;港股基金則連續七周吸資,惟近三周金額不斷收縮,上周僅錄約700萬美元。
事實上,本地及歐美多隻A股ETFs基金單位近周已見收縮,當中以A50中國(2823),以及分別在美國及倫敦掛牌的FXI和FXC走資最明顯,基金單位分別由上月初的高位累跌0.7%、9%及3.7%,三隻ETFs均為追蹤新華富時中國指數,牽涉僅約25至50隻內地重磅金融、電訊及資源股;相反,追蹤MSCI中國指數的美國掛牌ETFs(MCHI),涉及135隻大中型股份,過去一個月基金單位仍錄約三成增長。

獲利盤出現 後市欠動力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認為,走資與市場套利有關,指今年內地經濟隱憂不少,即使基金口說看好,「但實際是有錢賺便會即時套現走」,預料A股後市動力不大,以炒上落為主。
恒指上周累升0.4%至22880點,綜合主要藍籌美國預託證券(ADR)表現,預料今輕微低開約5點。政府上周四宣佈停止勾地,地產股翌日全線下跌,隨着龍頭地產商相繼下調售樓目標(詳見另文),地產股短期或有壓力。
獨立股評人黃偉康認為,滙控今日公佈業績有機會帶來好消息,與粉飾櫥窗因素齊齊支撐大市在未來兩周出現蜜月期,惟月底恐受美股拖累再現反覆。
另外,本報調查顯示看好後市的散戶指標重回正數,由前周的-11.90,大幅回升至8.75;有貨在手散戶比例,則由50.72%,回落至46.51%;短期有意入市比例則由3.92%,大幅回升至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