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動物:最隨意的公園晨運

反智動物:最隨意的公園晨運

我是一個很貪心的旅人,每次去旅行都要把行程排得滿滿的:由早餐到消夜,玩盡一分一秒是常識吧?有時累得很,柳太也有微言。農曆年後朋友突然提議去一趟曼谷,工作繁忙,事前完全沒有規劃行程。旅遊書沒有買,單反相機沒有帶,促成了一次最隨意的旅行。
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茫無頭緒。吃過早餐後,朋友說要去公園晨運,我們就跟了去。我們住的酒店在市中心Ratchadamri空鐵站旁邊,從這裏走到公園門口,大約10分鐘。經過門外一排賣早餐小吃檔攤,我們走到了Lumphini Park側門。
踏進公園,人工湖、草坡、緩跑徑,看來和香港的市鎮公園沒兩樣。10多隻鴿子在一大片人工湖邊等着遊客的白麵包,我覺得牠們太肥了,所以省下買麵包的錢。朋友說走一圈要一個多小時,我不期然皺了一下眉——柳太晚起沒有吃早餐,如果在大熱天白行一小時,準要發脾氣。
這個公園有50多公頃,比維多利亞公園大不止三倍,水是一般清,樹也一般綠,驟眼看來和普通的公園沒有甚麼分別。星期六早上,遊人不算多,都是坐在樹下乘涼的本地人和來跑步的老外。行人路很闊,中間一條白線,間開行人道和單車道,有的單車速度頗快,遊人小心不要越界。朋友說慢慢行,這個公園有很多驚喜。在重重樹蔭下走着走着,仍然是一望無際的綠,即使烈日當空加上近三十度氣溫,陣陣微風吹拂,在石屎森林中這片綠洲倒也涼快,心情也平靜下來。
細心的看,熱帶的草木有一種獨特的美。行人路兩旁,雞蛋花下有斑斕的蘭花和雛菊,還垂着一串串小花,看來花王下了不少心思。樹也壯觀,尤其是巨型棕櫚樹,長至五六層樓高,伸出的大片葵葉,成了巨型涼亭。再看矮樹梢間,松鼠忙碌地爬來爬去,有時又爬到樹下和人打個照面。除了地上的白鴿、樹上的烏鴉和水中的白鷺,我還看見了鵲鴝、珠頸斑鳩、椋鳥、啄木鳥。小狗在草地上睡懶覺,花貓躲了在樹幹中間打呼嚕。這裏有時像小時候幻想的花花世界,又有時滲透佛寺壁畫裏的世界大同意境 。

「嘩!」柳太看來嚇了一跳,灰色柏油路上,分明地躺着黑身黃點的一條大蜥蜴。人來人往,三呎大蜥不為所動,偶爾伸伸蛇一般的舌頭,靜靜地收集着太陽的能量。同行的朋友笑稱這個是「蜥蜴公園」,有時晨早來到,路上爬滿蜥蜴,有些更爬出公園外的巴士站陪人們等巴士。
這是東南亞常見的水巨蜥,中國人俗稱五爪金龍,是印尼科莫多龍的親戚。水巨蜥是體型第二大的一種蜥蜴,最大可以大至三四米,一般對人沒有攻擊性,基本上甚麼都吃,很粗生。水巨蜥游泳比走路敏捷,在公園的人工湖邊和水道旁,到處都見牠們蹤影,我看見最大的約六呎長,看見小朋友走近就跳回水裏游開。在湖邊和朋友聊天時,一條巨蜥從湖裏上來,咬着一條水蛇在肉搏,嚇了我們一跳。
水巨蜥在泰國文化是不受歡迎的動物,泰國人俗稱牠們為「hia」,意思和英語的「FXXK」差不多,也被視為不吉祥的動物。從前泰國人逐水而居,木屋多為兩層,上層為房間,下層飼養牲畜。有時水巨蜥會爬入屋吃掉雞隻,也為屋主一家帶來惡運。這些資料都是回到香港才查的,也頗令我驚訝,因為我感覺在公園裏的人和水巨蜥有一種共生的默契。看調查說曼谷周邊有過百萬隻水巨蜥,可是政府仍然把牠們列為受保護動物,可能這是以佛教立國的泰國人,獨有的一種和動物和平共存的特性。其實水巨蜥也是香港原生的品種,可是在三十年代已經絕迹了,原因相信是城市化、污染和人類捕獵。聽說廣州現在還有人當野味賣,一條巨蜥身上可以藏着幾千條寄生蟲,實在不知那些吃的人抱着甚麼心態。

泰國公園的另一個特色,隔幾十米就有人圍坐在幾張鐵凳旁,沖茶吃點心,我以為是賣吃的檔攤,過去湊湊熱鬧,竟被他們熱情地邀請坐下來喝茶。原來政府免費借出公園的公共空間給大小團體,例如體育愛好者組成的長跑會和單車會,在公園搞活動,也給他們在茶餘飯後有一個好地方聚會。每個團體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獨特的活力,例如一個在樹叢旁的單車會,幾位穿着緊身裝的花甲老人,掛着大大的笑容,展示他們漂亮的木雕招牌,嚷着下月來香港踩單車;另一個設在湖畔的長跑會,人強馬壯,有160多個成員,不少是退休的潮州人,在這裏已經16年。政府除了免費提供地方,也提供電力給他們煲水沖茶,公園內有超過一百個團體,令公園成為市內最好的社交場所。政府大方地運用公共空間,轉化為市民福利,被視為德政。

有興趣來Lumphini Park的話,我建議甚麼都不要帶,背着大相機走完全長2.5公里的步行徑頗是負累,不如用肉眼和身體感受這裏的平靜。走得渴了餓了,可以試着和附近聚會的泰國人聊天,他們一定會請你飲茶,這是感受他們熱情的最好方法,付錢買不到的。另外晚上公園門外有夜市,其中的炭爐火鍋,很過癮。

作者:柳俊江(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