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免疫療法 - 梁憲孫

醫述醫術︰免疫療法 - 梁憲孫

我們體內有個非常複雜的免疫系統,當中包括 T、B及NK等各種淋巴細胞。NK及T細胞直接攻打目標,B細胞則製造各式抗體,消滅外敵。他們合力對付外來的細菌感染,保障健康。平衡的免疫功能,有助預防或治療疾病。
每年入冬時分,我們鼓勵長者和慢性病患者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對付流感病毒。這是免疫療法的一種,借助疫苗,增強抵抗力,對付指定目標。
65歲的陳先生,患有慢性淋巴白血病,接受化療後,病情受控,但經常有細菌感染。驗血顯示他血中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含量很低,醫生建議每月定期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減低感染風險,這是免疫療法的一種。
40歲的亞貞,不幸患上淋巴癌。她接受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治療,配合化療,效果甚佳。單克隆抗體更具針對性,是免疫療法的一項大突破。
20歲的小倩,不幸患上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療後,病情受控,但復發風險仍高。醫生建議小倩接受異體骨髓移植手術,減低血癌復發的機會。她哥哥的白血球血型 (HLA typing)與小倩完全脗合,適合捐髓。醫生用大劑量化療,先把小倩原有的骨髓清除,再將她哥哥的健康骨髓,點滴輸入小倩體內。
新輸入的骨髓重生,代替舊骨髓。亦有來自哥哥的新免疫細胞發揮作用,攻擊小倩體內殘餘的血癌細胞,進一步減低復發風險。這是另類的免疫療法。
近期熱門話題「CIK」治療是一種嶄新的免疫療法,仍在試驗階段,技術尚未成熟,用作治癌,成效仍未完全被確定。「CIK」的全名是Cytokines-induced killer cell therapy,醫生首先為病人抽血,然後把血中的淋巴細胞分隔出來,再加入多種生長激素(Cytokines),繁殖當中的殺手淋巴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然後重新注射入病人體內。此療法存在一定風險,不能亂用。科學家正努力發展新的免疫療法,對付不同的疾病,包括癌症和傳染病。這些新技術需透過正規的臨床研究,證實療效和安全,才能廣泛使用。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