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自稱「中產」,惹來各方「大鏟特鏟」後,你可有留意財政預算案內有3條共約360字的「微信」提及體育嗎?在推動旅遊業部份的第40項裏,中產先生說「……有見鄰近城市近年主辦F1、NBA海外賽事等活動,我們會繼續以進取的態度,爭取舉辦更多盛事。」
對體育迷來說,多搞體育盛事固然好。但對一個政府來說,缺乏全盤策略,那就是「抵鏟」。就算盛事基金今年請曼聯來、明年請NBA熱火,都只是放煙花式的fanfare,對推動香港旅遊、經濟和體育並冇幫助。盡快發展sports tourism成為新興產業才是上算。
甚麼是體育旅遊產業?簡單說,就是體育旅遊都能帶動就業和GDP!新加坡政府早在07年訂下這樣的目標:在2015前,以8年時間把體育旅遊打造成一個可以提供2萬個職位、貢獻14.7億美元GDP的可持續產業。訂下目標後,新加坡有系統地自08年起每年主辦F1分站、09年主辦青年亞運會、10年主辦青年奧運會、11年主辦3項世界錦標賽,加上其他供市民和遊客參加的國際馬拉松等「軟性」賽事,再配合發展周邊交通、酒店、購物等配套,將之發展成為真正中產lifestyle。新加坡在2010和2011當選亞洲最佳體育城市。發展體育旅遊不是搞體育,是搞旅遊、搞經濟。目前香港旅遊業聘用約23萬人,貢獻本地GDP百分之4.5。財爺,如果體育旅遊額外為香港提供最多2萬個職位,不錯吧?旅發局,如果體育旅遊額外貢獻0.5%GDP,令旅遊GDP總值上升到5%,值得想吧?
電台電視體育主持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