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係中產 - 盧峯

我都係中產 - 盧峯

財爺一句「我都係中產」引起全城哄動,令大家忘記預算案的具體內容,把焦點集中在他的出身、背景、薪酬待遇上;甚至有人來個soul searching,檢視香港的階級組成及流動。假如這是刻意施展的轉移視線大法,財爺跟他的幕僚算是成功了,至少要求增加派錢的聲音暫時不再升溫。
老實說所謂中產階級從來是含糊不清的概念。法國大革命的三級議會所說的三個階級是教士、貴族與地主,及主要由小商人、工匠組成的平民,沒有甚麼中產,大家只能從平民階層找找中產的影子。到共產主義老祖馬克思以階級分析解釋社會變遷,他心中想的是擁有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bourgeois)及一無所有的無產階級(proletariat),沒有甚麼中產。一些兩頭不到岸的工匠、專業人士要不是依附前者就是成為無產者的盟友,根本沒有自己的位置,更不成一個階級。
只是,馬克思的徒子徒孫發覺社會演化比老祖宗想的複雜,兩極化沒有預計中嚴重,社會冒出一大堆既非資本家也非赤貧的人,難以分類,無計可施又不想全盤放棄階級分析下只好用上「中產階級」這個空洞無物的概念,把律師、醫生、小農、廚師、工廠領班、公務員……全塞進去。要在這樣的大雜燴找尋他們的共同階級特徵實在徒勞,又或只能找到像財爺所說那些:喝咖啡、看法國電影。難怪年薪四百萬、家住壽臣山的財爺也自覺自己是中產,跟年薪十四萬的一樣!
財爺真要說自己的背景、出身,他也許該借用傳統智慧,說自己家境小康。要趕時髦激一點,可以把自己說成是「1:99」中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拉近自己跟大眾的距離。想深一層,還是說小康吧。卸任前財爺肯定是「1:99」中的1而不是99,弄的不好成了階級敵人或人民公敵就不妙了。
(編註:梁文道專欄本周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