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角英皇道昌明洋樓一部供大廈低層商用的電梯,昨晚發生驚心墜𨋢意外,7名男女在地下搭𨋢上至1樓時,電梯4條鋼纜全部斷裂,在機械性保護裝置(安全鉗)失效情況下,𨋢籠急墜至槽底彈弓頂,𨋢門玻璃爆裂,眾人如滾地葫蘆,互相擠壓受傷被困;消防員接報撬開𨋢門救出7人,送院後3人危殆、4人嚴重。
記者:黎家駒 温文學
受傷4男3女(年齡由31至82歲),部份人被救出時已昏迷,要卧擔架床及戴頸箍送上救護車,分送港島三間醫院;經搶救後,3名分別姓劉(32歲)、姓蕭(82歲)及姓黃(31歲)男子情況危殆,另外4名31歲姓蘇女子、68歲姓黃男子、64歲姓林及32歲姓黃女子均情況嚴重,他們分別留醫於東區醫院和瑪麗醫院。
發生事故的昌明洋樓位於英皇道480號,有39年樓齡,最低幾層為商用,包括3樓停車場、2樓天龍會和1樓彩福皇宴酒樓;肇事5號電梯供低層商戶搭客使用,至於樓上的住戶則使用其他電梯。
搭客被玻璃碎擊中流血
昨晚8時許,7名乘客在大廈地下搭乘電梯上樓,至1樓時途中突然急墜,直墮槽底,發出轟隆巨響後,電梯低於地面兩呎餘始停頓;眾人變作滾地葫蘆,東歪西倒,部份人互相擠壓,有人嚴重受傷昏迷,有人扭傷頸和腰,也有擦傷手腳及被𨋢門破裂玻璃擊中流血。
由於下墜力巨大,導致電梯內的玻璃鏡面亦爆裂,現場一片混亂,呼救聲此起彼落。當電梯停頓下來後,傷者按動緊急鐘求救,管理處報案求助,警方和消防員接報趕至,知有多人被困𨋢內,立即取來工具撬開電梯門,花10分鐘先後救出所有傷者,部份人已告昏迷,由救護員即場急救。由於受傷人數眾多,消防處調派多輛救護車到現場,分送港島三間醫院。
機電署今速驗248電梯
機電工程署署長陳帆昨深夜到現場視察後表示,肇事電梯四條綱纜全部折斷,加上機械性保護裝置失效,未能啟動煞掣裝置,導致墜𨋢事故,是十分罕見。陳帆又稱,負責保養的信科工程有限公司維修全港248部電梯,為安全起見,機電署今日會派員巡視上述電梯確保安全。昨晚出事的電梯於1974年安裝,兩周前曾進行維修。該公司在上季總評分為69分,在維修評分方面,50分滿分僅得19分,表現比一般為差。
北角消防局高級消防隊長譚志宜表示,電梯上至1樓時,全部鋼纜折斷,𨋢籠急墜,由於距離很短,令到急煞系統無法發揮作用,電梯直撞於電梯槽內最底的彈弓始停下。
消防處其後通知機電署派員到場協助,了解今次肇事原因,稍後負責維修檢查的電梯公司需提交報告;有街坊指出,出事的電梯在兩年前亦發生困𨋢事件,促請當局徹查以保障公眾安全。
涉事承辦商評分排尾7
嚴傑雄又稱,原本升降機當超速15%,機械性保護裝置(安全鉗)會有急煞作用,但今次升降機直墜到底槽,情況與08年大埔富善邨善雅樓的升降機鋼索折斷事件相若。
大廈樓齡近40年
該意外是一部電梯在運行途中,8條綱纜斷7條,從14樓直墮槽底,𨋢籠變形,幸當時無乘客;事發後升降機保養商蒂森克虜伯電梯遭機電工程署票控, 公司承認一項「未有按照《升降機及自動梯(安全)條例》的規定,進行因保養及維修升降機」控罪,判罰5,000元。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理事長謝景華亦指,懷疑今次事故與安全鉗靈敏度不夠有關,希望有關公司做好平日維修保養工作;因肇事現場大廈樓齡近40年,應勤加檢修及更換相關零件。
肇事升降機由信科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保養,該公司在機電署的承建商表現評級中,過去一年評分為69分,在35間公司中排名29;該公司去年6月30日及9月13日錄得兩宗事故,分別在觀塘發生機械機件故障引致乘客失去平衡,以及電器機件故障引致火警。
本報昨晚致電信科查詢,電話駁至留言信箱,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