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前認清雙方需要

調解前認清雙方需要

【調解力】
香港機構在內地設立服務中心,協助在內地遇上麻煩的港人。一次收到一位女士來電,說丈夫在深圳海關遭截停,只打過一次電話回家,其後失去聯絡,希望服務中心幫忙。服務中心向她索取其夫的電話號碼,求助女士原本不肯提供,要中心人員自行找海關。中心人員告訴她,電話號碼可作識別用,如果不提供很難跟進,她才不情不願地提供。

求助人未必講真相

中心第一步並非致電海關,而是致電其夫,試打幾次後,竟然由丈夫接聽,原來他嫌妻子煩,才編出遭海關扣查的故事。他也不是第一次用這藉口避開妻子。妻子已開始懷疑他,於是想服務中心聯絡海關,如果查明丈夫講大話,相信服務中心會教訓其夫。
如果服務中心不知就裏便向海關查證,流於大意之餘,也浪費資源。他們明白不少求助人,由於種種理由,未必講出真相,或許自己都不知道真相,協助這些朋友就不能太單純。
日常也一樣,有稍胖的朋友跟你說要減30磅,不要一股腦兒替她找減肥專家,而是問清楚她原因。原來她認識了新男朋友,要看來輕盈一點。其實她只要從衣着、髮型、化妝着手,就可以看來輕30磅。
說回調解,表面與實際不相符,莫過於爭議雙方的需要,他們矢口爭取的,通常只是立場,調解員如果找不到背後需要,雙方實在很難和解。
撰文:香港調解聯盟副會長繆少群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六刊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