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和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簡稱兩會),明日起在北京陸續登場。逾百位內地學者、媒體人等公共知識分子,近日聯署致全國人大公開信,呼籲人大儘快批准聯合國頒佈、中國政府已簽署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下稱《公約》)。聯署者包括本港學者陳健民和梁文道。有聯署者坦承,此舉是要逼中共在人權方面對自己曾作的承諾作出回應。但公開信在內地遭封殺。
公開信指,《公約》是《世界人權宣言》重要組成部份,其倡導的原則,也是中國政府和中共反覆宣稱的立國目標和立憲宗旨。中共建政前提出「為人權自由而戰」;上個世紀40年代席捲全國的憲政運動,中共更是主要推動者。中共建政後雖頗多曲折,但人權目標已成今天轉型事業不可分割的核心議程,最新的體現就是,中國制訂的第二個以人權為主題的規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
公開信指,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國際人權憲章積極發起和參與者。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向國內外鄭重表示,一旦條件成熟,中國將盡快履行批准公約的法律程序。2008年初,曾有逾萬公民簽名呼籲批准《公約》。
梁文道:要佢對外有個交代
公開信籲當局履行承諾,回應人民訴求,體現大國風範。公開信要求當局正式回應,宣佈批准時間表,「以求國民諒解,以昭政府大信」。
參與聯署的本港文化人、學者梁文道昨回應《蘋果》記者查詢稱,中國政府當年是為了加入世貿組織,而簽署了這個《公約》,但至今未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通過。梁說:「佢哋有自己想法,但唔可以簽了又唔算數。我哋𠵱家再畀個機會,要佢(當局)對外有個交代。如果(當局)連咁溫和方式都唔能夠接受,真係令人失望。」梁還稱,並不擔心因自己是香港人身份,介入內地政治事件會遭當局報復,「《零八憲章》我都有簽啦,唔擔心」。
聯署者:中共憂面臨違約指摘
有內地不願具名的聯署者對本報指,中共簽署該公約15年後,都未交人大審議,因為當局很清楚,《公約》中很多條文規定與中國現狀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馳,若通過這個《公約》,讓它在中國生效,意味中共勢將面臨「違約」指摘,甚至顏面掃地。也有聯署者說,在中國的政治生態下,該《公約》最後是否獲得通過,一定是政治博弈的結果,「如果沒有公民社會力量的推動,也許當局會永遠束之高閣」。
《蘋果》記者
《公約》部份條文惹中共憂慮
第一條:所有民族有自決權,自由決定他們的政治地位和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第二條:尊重並保證本國內的人權,不分種族、宗教、政治見解
第六條:死刑只能是對最嚴重罪行的懲罰
第七條:禁止酷刑,或殘忍不人道的刑罰
第八條:禁止強迫或強制他人勞動
第九條:任何人不得被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有法律依據
第十條:被剝奪自由者應獲人道尊重其人格待遇
第十二條:公民有權在本國領土自由遷徙及自由進出
第十四條:被刑事控告者未經法律證實有罪,應視為無罪
第十八條:人人有權享受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
第二十二條:公民有權自由結社
第二十五條:公民有權直接或通過自由選擇的代表參與公共事務
資料來源:《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