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環保團體工作,最近委託一間製作公司拍攝減少廚餘的短片,那公司幾天開工都是一大袋樽裝飲品,人們喝幾口就隨處放,轉頭不知道哪瓶是自己的,又開一支。大伙兒一起上酒樓午飯,其中一個工作人員「叉燒包」只吃了「叉燒」,便把包皮丟在桌子上:「不如點半斤叉燒食啦!」朋友看了好心痛。
她策劃的環保活動,不時要找藝人參與,林憶蓮、鍾楚紅都曾經參與植樹,謝安琪自備餐具,張繼聰、盧凱彤因為環保理由吃素……她不禁說演藝界裏:「有心人是有的,但能在工作上實行到有幾多?真不是易事啊!」所以她尤其讚賞李安導演。
李安剛因為《少年Pi的奇幻漂流》取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全球票房快破五億美元,影片叫好叫座,同時亦顧及環保。李安公開在記者會說:「十多年來拍片都不用瓶裝水與免洗筷。」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拍攝期間,辦公室和拍攝現場都設有飲用水機,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有可重用的水瓶;用餐也提供餐具,不用即棄的杯盤匙筷;日常的文書傳遞、劇本盡量以電子檔案提供,不使用 DVD 和膠卷底片。工作期間都是依照製片商二十世紀霍士公司的「綠色指南」,並獲得美國環境媒體組織(Environmental MediaAssociation)的「綠色標章」。
在台中水湳機場的人造水池,原料是使用飛灰摻量的混凝土(Flyash Concrete),以燃煤發電的副產品飛灰,代替水泥,間接減少廢棄物;水池和佈景牆架使用鋼材,而不是木材,確保可再次使用。拍攝完畢後,水池中將近200萬加侖的水都再處理,淨化還原至飲用水的程度。
片中長滿怪樹的神秘浮島,是墾丁的白榕園;男主角上岸的墨西哥海灘,其實是墾丁白砂灘,這兩處都是墾丁國家公園的特別景觀區,李安要求不能破壞生態、留下垃圾,拍完片還親自到場檢查。
另一個對照,是導演陳凱歌拍攝《無極》。
雲南香格里拉縣城四十多公里外的一片山區裏的「碧沽天池」,滿山杜鵑,一池湖水,二○○三年被陳凱歌選中作為《無極》的拍攝場地,縣長像中了彩票般高興,大開綠燈:投資十五萬,把通往碧沽天池的二十二公里林區山路加寬加固,甚至安排木材興建場景,包括橫跨天池的木橋和高十三米、闊四十六米的「海棠金舍」。二○○四年中,陳凱歌帶着整隊工作人員進駐香格里拉──後果不難想像:花海淪為一地飯盒、酒瓶、塑膠袋;場景建築無人撤走,大烏龜似的鋼架垃圾立在湖邊,天池被殘破的木橋剖開……
2005年開始拉鋸,劇組聲言已給當地政府留下一筆清理現場費,並以公文委託對方「恢復景觀原貌」,但州委宣傳部說等候多時,劇組給的是委託處理電影《無極》剩餘物品的拍賣函,而縣政府收到的指令,是用拍賣海棠金舍的鋼材和木橋的錢來進行場地清理工作。建築木材經過年年月月的大雪,大部份都不能重用,如何賣出?拆卸「海棠金舍」鋼架的資金也沒有,怎知道最後拆下來的鋼筋能賣多少錢?在這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偏遠山區,草地被人車踏壞了,生長都要好長時間,何況花海?
二○○六年底,內地九寨溝、峨嵋山、黃山等三十三個世界遺產地聯合簽署了宣言,承諾把保護工作放在首位,九寨溝管理局在「無極」事件後,宣佈嚴格限制在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影視拍攝。但拍片損壞文物美景的新聞,還是不斷發生。
李安在墾丁國家公園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額外小心,可是仍然帶來破壞。電影公映後,有影迷硬闖不開放的白榕園,甚至攀坐在榕樹氣根上盪鞦韆!
管理白榕園的恆春研究中心,只有兩人駐守這白榕園,影迷從旁邊的野溪溯溪闖入,要不斷趕人,更糟是園外已發現有樹木得了有「樹癌」之稱的褐根病,遊人一旦帶來病菌,有機會蔓延到整片古林。
白榕園計劃七月有限度開放,目前正擬訂不會影響生態的參觀路線、接受預約限制入園人數等,但也有環保團體反對開放。
作者:陳曉蕾(mailto:[email protected])
相片提供: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