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眼紅,好唔得閒 - Sh Oo

若要眼紅,好唔得閒 - Sh Oo

近年出現來自大陸對香港人的一些批評,實在感到兩地雖一河之隔,卻相距萬里。
歷史告訴大家,一直以來,在香港人身上不曾出現所謂眼紅、妒忌有錢遊客的問題。自開埠以來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的香港,一開始已經是靠對外貿易起家,大量有錢商人進出經商。直至到八十、九十年代,世界各國的經濟相繼起飛,香港出現有趣現象,就是在某一段時期裏,來自某一國家的遊客特別多。先後有大量來自歐美、日本、台灣等等。如果記性好,大家就會記得曾經在尖沙嘴街頭上,經常碰口碰面都是日本人,其後又有大量說國語的台灣人,相當有趣。香港旅遊業,實在多姿多采,不斷迎接世界各地有錢遊客。重點是──香港人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直以來相處融洽,從未發生問題。
習慣接待遊客的香港人,面對世界各地旅客時,如果要經常眼紅、妒忌有錢遊客,會好唔得閒,不切實際。這不是香港人的性格。相反,為了迎合客人需要,會去了解客人的文化,在不知不覺間吸收了優良文化、普世價值。
當香港跟世界交流得如火如荼時,中國大陸還是一個封閉的國度,人民思想也封閉,文化敗壞。直到國家進行經濟改革,全民只向錢看,腦袋只有利益盤算。由於缺乏對外溝通的經驗,金錢變成主要溝通的橋樑,也認為錢可以買回失去的尊嚴。從這個角度看事物,最後還是感受到落差時,便認為別人是眼紅、妒忌的緣故才批評。
香港一直有包容世界的能力,但不能接受劣質文化入侵。香港人討厭的是大陸人的行為、態度、價值觀。如果最靠近中國的香港都接受不了,世界遲早會出現排華浪潮。

Sh Oo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