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特色 - 李純恩

差不多特色 - 李純恩

中國公廁臭名昭著,中國衞生當局想盡辦法,出盡百寶,這個規定那個規定,更有甚者,斥巨資蓋「豪華公廁」,許多年前,北京就有造價三百萬人民幣的「京城第一廁」,企圖以堂而皇之來感召如廁蟻民:這麼好的地方,拉屎撒尿要「文明」呀,不要亂撒呀!結果呢,中國的公廁至今以「臭」聞名,臭名昭著。
去年中國衞生部曾有規定,一公廁之中,每平方米出現的蒼蠅不得多過三隻,否則公廁管理員要問責。最近,衞生部再接再厲,又宣佈將公廁之臭,分為四個等級,要求公園和廣場的臭味不能超過二級。「二級臭」是如何臭法呢?據聞標準是「有輕微臭味」?那麼,如何去分辨臭味是「輕微」和「嚴重」呢?衞生部沒有說。不知是有一部高科技分析儀器,還是廣徵鼻子靈過狗的專材來「人肉嗅聞」,反正現在是個「人肉××」的時代。
由此可見,衞生部為了中國公廁之臭,也真是把心都操碎了,減臭政策出台了一項又一項,只是長臭難顧,顧此失彼,革命遠遠沒有成功。這問題在哪裏呢?應該就是中國太多「差不多先生」了。衞生部太多「差不多先生」,所以才有這麼多「差不多辦法」來減臭,用廁的人裏面,又有太多「差不多先生」,進了廁所,或站或蹲,用「差不多瞄準」的方法來製臭。加上「差不多公德心」、「差不多衞生意識」、「差不多達到二級臭度」、「差不多打掃乾淨」、「差不多蒼蠅指數」、「差不多急得要拉出來了」──中國公廁之臭,便也差不多沒法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