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為食麻甩佬 樓南光:樣衰先好食

食字部:
為食麻甩佬 樓南光:樣衰先好食

兩個麻甩佬開咪談吃,眉飛色舞,聽得人口水直流。dbc到D100,梁家權與樓南光主持的《為食麻甩騷》,哈哈歡笑聲中,聽得出二人吃的知識豐富,而且都有入廚。梁家權寫過多本飲食散文,樓南光從前跟一班港星到處吃,珍饈百味,有甚麼沒吃過?但要二人推介,結果都選了平民食物。一選街市開設的齋舖,一選車仔麵。
記者:何兆彬
攝影:陳盛臣、潘志恆

樓南光 素湯更好味

樓南光:「你睇吓佢啲餸,外表好肉酸,但好食到呢!這是平民的私房菜。」

印象中,二十多年前的思樂冰廣告,就是樓南光拍的(他說自己也記不清楚);二是他為了dbc停播而絕食,兩者都與吃有關。但誰會想到他主持飲食節目?還談得頭頭是道,「我唔係咁鍾意出街食飯,我宅宅哋㗎!而且來來去去都係嗰幾間,我又喜歡吃好土的菜。有多土?有幾年,常到菲律賓拍戲,我不跟香港Crew吃Buffet,反而跟菲律賓Crew吃。嘩!他們的餸核突到呢!有一樣餸是墨魚連墨膽一起煮,個樣好核突,而且吃得一嘴是墨,但好食到呢!」他肉緊的說:「我一直想食番。」他說自己不是識食,「我在農場大,不會追求太精緻的口味,但覺得不好吃的東西都有好吃的部份。而我都有堅持,咖啡一定不喝即溶的,我不曉得那到底是否咖啡。」
要南哥選一間食店,馬上選了「根記健康素食」。「我細細個就喜歡吃酸齋、麵筋、豆腐,從前也常到志蓮淨苑做義工。我打算在自己入廚的日子吃全素,這是由絕食開始有的想法,環保一點嘛,再加上自己煮食,不吃肉既省錢又省工夫。但我跟朋友出外吃飯,我還是會吃葷。」

《為食麻甩騷》由dbc做到D100,臉書人數是眾節目中的前列。兩個麻甩佬整古作怪,為食又搞笑。

燒汁炒雜菌中的燒汁惹味,原來用上了美極加蜜糖,再炒以雜菌,最後撒上芝麻,妙極!$48

來到根記,負責人Elsa馬上捧出素湯,是日靚湯為「風花雪月」(冬瓜雪耳),「Elsa是我聽眾,在dbc絕食時,她說要拿湯來給我喝,但絕食中怎能喝呢!出院後,跟醫護人員來找Elsa,她的那碗齋湯竟比肉湯還好喝!」原來湯裏放了很多豆類,還煲了很長時間。
「我是何時開始愛煮飯呢?記得自己是家中唯一愛看阿媽煮餸的,她教我,一個電飯煲就能煮出百樣餸。把飯煮到差不多熟,放下菜、臘腸或臘肉,便成帶油香的臘味飯;在煲內放葱、薑及抹上鹽的雞塊,蒸熟就變鹽焗雞了!我長大了才知道阿媽厲害,如果當年有私房菜,她一定勝任,饅頭、麵、臭頭腐、米酒統統難不到她!」
今天南哥肉吃少了,自己煮,盡量吃素,有時會來根記。根記午飯做素菜碟頭飯,燴飯、意粉約$38至$42,南哥:「第一次來,Elsa替我發辦,之後我每次來都讓她替我做主意。」根記其實是家庭式經營,Elsa父親從前是做魚蛋粉,後來由於Elsa大家姐吃全素,就開始賣齋菜,且越做越出色,連劉健威也多次撰文讚賞。由於熟客多,廚師收Order才開始炒菜,想來吃晚飯最好下午四時後預約,Walk in隨時無位。

咖喱茄薯素雞屬馬拉式咖喱,由師傅配製。素雞以豆乾做成,配上薯仔、紅椒、茄子等,增添鮮香。$50

尋常不過的羅漢齋豆腐,就見功力了。這兒是落了單才開始切豆腐走油,所以極之嫩滑。$50

鮮茄茄子先將番茄煮成茸,加入番茄及茄子,酸酸甜甜。$48

是日靚湯為冬瓜雪耳湯,料好足。$10/碗

根記健康素食

(9287 8787)(4pm後)
地址:灣仔寶靈頓道21號鵝頸熟食中心南座6號舖

梁家權 誠意車仔麵

梁家權,前新聞工作者,現在更多人認識的身份是飲食專欄作家/電台主持。山珍海錯,有甚麼沒吃過?但寫得最多的,還是香港地道小吃,「因為食慣了,食街邊嘢,隨心隨意。我只是普通人,不是上等人。」他說:「美食與感覺分不開,吃中有情、感情、環境。為甚麼我會記得跟初戀女友吃的那一頓雜扒餐,那麼好吃嗎?因為有感情。」選位於灣仔,連座位都沒有的「車仔麵之家」,他說這家稱得上最好吃的車仔麵,「因為我看到他們在炒魷魚!外間一般的魷魚,都是發大後淋上咖喱汁就算,但他們炒過,難怪這麼香這麼入味!外面的車仔麵,不斷加入名貴食材,但我認為車仔麵粗一點好。其實車仔麵很重視湯,他們是用上雞頭雞頸來煲,很入味。」這次朝早十點到來,權哥首次走入廚房,第二代負責人Wilson:「這個湯,是我爸每晚半夜一點回來煮的,每天煮兩大煲,有雞骨有豬骨,烚到咁上下仲會換骨加料。」Wilson在加拿大讀完工商管理,幫父親開檔已有多年,家權:「以前好少見他,後來突然見到牆上餐牌有英文,我就知道是他幫手的。」Wilson朝早六點就開檔準備,看過準備就知道為甚麼他們的車仔麵比其他人出色,家權:「他們連紅腸、雞翼都是用蒜先炒香,好入味。」讚他們的車仔麵出色,Wilson說:「其實都係用傳統方法啫,工夫多,有心機整乜都會好食!」那魷魚未入口就有濃濃香味,咬下好吃到不得了。除牛雜、雞翼、蘿蔔等外,他們還有酸齋!
談吃,梁家權的眼珠滾動,談個不停。「爸爸是雕刻工匠,從小我就常替爸爸送貨,父親有時會刻棺材上的名片,刻好了,我便由旺角行到九龍殯儀館,而仵作佬又會給我幾毫子貼士,這些錢往往都花在街邊小吃上!」細路仔,總覺得街邊嘢好吃過阿媽手藝,長大了,才曉得阿媽的厲害。「到了今天,我入廚都沿用她的手藝。」從小,母親一回鄉,家中兩餐就由他發辦,「要煮七個人的飯,起初好閉翳,但生活逼你練就一些本領。記得小學煮麵,我識得剪幾個冬菇椗,掉到煲中煮,特別出味。」談到小時候的街邊小吃,魚蛋品種可多了,「有辣、不辣、白魚蛋,還有種魚蛋中有洋葱粒的!記得有次不小心,滴了咖喱魚蛋的汁落波鞋面,被阿媽罵了一頓!」如今的街邊小吃又如何?「太單一化了,豬大腸跟隔籬的咖喱魚蛋,味道差不多。」常談懷舊/街邊小食,家權說:「可能年紀稍大,又回想從前的食物,這不是懷舊,而是因為現在沒有這些了,當你緬懷過去,通常是現在有缺失!」

梁家權:「幾乎是全港最好吃的車仔麵。我由他們推車仔開始幫襯,吃了幾十年!」

負責人Wilson將雞翼炒香、調味、再焗,好香。

這鍋湯,每晚半夜一點由老先生下來煲落,看看幾足料。

怎樣為一碗出色的車仔麵,吃過車仔麵之家大概有個標準了。餸$5-$8/款,麵餅(細)$7

車仔麵之家

(2529 6313)
地址:灣仔晏頓街1號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