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五百蚊人情」和「十蚊利是」,我們對港女的印象將一直停留在高竇這既有形象上,根深柢固。港女是高貴的、驕傲的、冷艷的,嘴角總是上翹,掛着不屑一顧的嘲笑。我們無法想像港女會為十蚊八角撕破面皮,還把自己的陰暗暴曬到網絡的毒辣陽光下。港女的神話幻滅了,港女原來只是師奶的前世,每一個港女最終都將投胎變成師奶,不管有沒有人娶她;每一個師奶也都有過穿短裙坐下的時候並攏膝蓋的優雅,那優雅終究只是幻象。
如果恪守前世今生的界線倒也罷了,偏偏港女愛玩穿越的把戲,不是港女上師奶的身,便是師奶上港女的身,變成混種。所以,不可一世的高竇反面,原來是不可思議的卑微。嫌五百蚊人情太少,一千蚊卻足以使她眉開眼笑;送十蚊利是祝福港女會被詛咒,多送十蚊,二十蚊卻能封住她的口。看,任何人遇到港女都難免會自我感覺良好,沒有問題是不能用錢解決的,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通通不是問題,最要命的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錢只要雞碎那麼少。港女胸懷大志,卻又目光如豆,一方面她們小心翼翼,大庭廣眾永遠不會捽香港腳,穿背心的時候也永遠記得剃腋毛,但是另一方面,她們是如此樂此不疲地在網絡打開她們的大腦,任人參觀不太複雜的構造。(此文「港女」乃特指,而非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