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招牌俄菜免費招呼<br>食客不捨 再遇莎厘娜無期

創辦人招牌俄菜免費招呼
食客不捨 再遇莎厘娜無期

【本報訊】坐落港島半山般含道48年的「港大飯堂」莎厘娜餐廳(Czarina),昨最後一夜經營;83歲餐廳創辦人王殿華免費招呼老街坊、老夥記及港大師生,享受餐廳招牌俄菜。眾人捨不得濃得化不開的羅宋湯,捨不得王老伯暖得窩心的人情味。復店無期,前來的港大教務長韋永庚引用電影《一代宗師》金句「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語帶傷感說總有相遇的一天。
記者:蔡朗清 歐陽子瑩

莎厘娜餐廳於1964年開業,昨日是最後一夜,人稱王叔的王殿華老早回到餐廳等候客人。最後一天,他穿得依然整潔,藍色外套配上西褲,頸繫絲巾,配合俄羅斯餐廳的格調。傍晚六時,王殿華聯同兩名兒子王宗豪及王宗俠,打開餐廳大門招呼客人,餐廳內放滿招牌菜如薯仔沙律、雞扒、德國鹹豬手,當然少不了客人必喝的羅宋湯。

莎厘娜的最後一夜,不少食客在店內拍照留念。王子俊攝

與客共享香檳期望再會

王叔見到一批批熟客來餞行,即拿出港大校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送出的香檳給客人品嚐;大家舉杯祝酒,冀盼後會有期。飽經風霜的王叔說,捨不得這樣的熟客、捨不得餐廳的一枱一木,更捨不得這裏滿載的人情味。兒子王宗豪說,看着這裏的客人拍拖、結婚、有兒有孫,「間舖執咗,又唔知幾時搵到新舖,好難過」。
港大教務處顧問陳鈞潤昨晚專程到來,他說中學就讀英皇時在莎厘娜吃飯,由當年幾蚊餐吃到現在,「生意唔好固然執,好生意嘅,加租加到執,冇咗呢個地標,好可惜」。港大教務長韋永庚更引用電影《一代宗師》的名句「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來釋懷,語帶傷感說總有相遇的一天。

創辦人王殿華關上大門,隨後貼上「光榮結業」告示。

老顧客為日後午餐發愁

76歲老夥記歐陽江水說,在莎厘娜餐廳工作30多年,10多年前退休,王叔送他一件風褸,昨穿上那件風褸送別莎厘娜,「老闆對員工好好,30幾年前,老闆用月薪600蚊請我做麵包,養活咗我一家人」。1964年首次在莎厘娜餐廳吃飯的老街坊鄭太說,從第一天開始就愛上莎厘娜;從就讀港大,至今每日光顧莎厘娜的港大職員蔡小姐說為今日午餐發愁。

【把酒言歡】
不少客人一邊享用王殿華預備的美食,一邊淺嚐枱上的美酒。

【令人難忘】
餐廳內的一枱一木,都令王殿華依依不捨。

【美味佳餚】
在最後一夜,餐廳免費招待客人,可惜這些美食不知何時才可再品嚐。

餐廳越夜越熱鬧,但總有關門的一刻;王殿華鎖上大門,替48年歷史的莎厘娜餐廳畫上一個問號──未知能否再復業。據了解,姓林的投資者以3,920萬元購買該舖位,原本以5,300萬元放盤,現時改為以月租20萬放租。

熟客有感

韋永庚
港大教務長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陳鈞潤
港大教務處顧問

「好生意嘅,加租加到執,冇咗呢個地標,好可惜。」

蔡小姐
港大職員

「食埋呢一餐,之後返工唔知去邊度食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