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br>擴容沽空 難阻A股當紅

國策解碼:
擴容沽空 難阻A股當紅

被指會引領A股進入沽空時代的轉融券,昨日終於推出試行,推出首日A股反而急升逾2%助慶,可見容許沽空不代表股市有壓力。事實上,沽空制度有助內地A股體制改善,反而對於引導資金流入股市有裨益。至於市場憂慮大戶或如渾水的研究機構會借機推低大市,似乎屬於過慮。
內地早在2010年3月起已推出融資(孖展)融券(借貨)業務,4月再推股指期貨,意味沽空A股其實不是新鮮事,但轉融券是指券商可通過證金公司向上市公司股東或基金借入證券,大擴融券的券源。內地目前普遍所憂慮的是,即使轉融券試點初期僅牽涉11家券商及90隻重磅股票,惟累計合共牽涉的流通市值卻為整個A股市場的五成,因此市場憂慮,倘「黑天鵝」突擊,將延伸強大沽壓。
不過數字歸數字,若以實際情況看,則會發現內地融券需求向來均少得嚇人。據統計數字,滬深兩市截至今年2月下旬止,融資融券業務額累計超過1,300億人民幣,惟當中融券僅佔約3.5%或33.5億人民幣,比例極懸殊。

可改善押注單邊之局

當然,擴大融券來源在一定程度上或會緩解投資者無券可融的情況,內地沽空亦有可能被激活,但改變不了的現實是,沽空與大市走勢實沒有必然關係。08年金融海嘯後,歐洲多國一度以禁止沽空來應對股市狂跌,惟效用不斷受質疑,如英國08年末季至09年初禁止799隻金融股的沽空活動,但期內大市仍累跌15%,金融股表現亦不見得較其他板塊佳。
事實上,完善的沽空活動有助改變內地押注單邊的局面,A股投資者可以利用融券方式對沖,而不是索性清倉離場而引發恐慌性拋售。沽空制度有利推高好淡市下的交投意欲之餘,大市的大幅波動情況亦有機會因而降低,利好整個股票市場趨向成熟,是內地股改前提下,不可忽略的一環。
姑勿論A股後向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轉融券推出的大贏家,必然為生意增加的內地券商,板塊前景同樣不容忽視。

記者:林靜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