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人絮語:<br>健康守護者──家庭醫生

醫人絮語:
健康守護者──家庭醫生

在普通科門診工作,所遇見的病人眾多,病症包羅萬有,所以家庭醫學的訓練範圍廣泛。要成為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和其他專科一樣,醫生在大學畢業和醫院實習一年後,要接受六年專科訓練,並通過多項考試。我們所專長的並不針對身體某一個器官,並不只治療某一類病人。
全港共有74間普通科門診,有不少歷史悠久,很多街坊都喜歡回到自己熟悉的診所,看自己信賴的醫生。
有一位七旬伯伯,他有高血壓,雖然已搬到另一地區居住,但是每次太太都陪同他回來定期覆診。在數個月前,還未到覆診日,伯伯拖着疲倦的身體走進診症室,只說很累,太太攙扶着伯伯緊張地說:「他渾身不適,我本想帶他進急症室,他卻要到這裏來,說只看這裏的醫生。」
伯伯沒有明確的病徵,我看見伯伯氣有點促,替他量血壓,發現血壓偏低,心跳比正常快,再探體溫,原來伯伯發燒了,擔心他患敗血症而休克,立即安排伯伯躺在病床上,向他和太太解說當時的狀況嚴重需要入院治療。伯伯經我們的勸喻後,終於同意打點滴和入院接受治療,我立即替伯伯注入生理鹽水,護士安撫一臉擔憂的太太,然後送伯伯上救護車。一個多星期後,伯伯和太太拿着一袋水果前來道謝,感激經醫護人員的及時診斷和治療。原來伯伯尿道發炎,引發敗血症的休克,現在已經痊癒,精神回復從前。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們成為了伯伯所信賴的醫護人員。在普通科門診,伯伯找到了他的家庭醫生。

撰文: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施佩嘉 (瑪麗醫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部)
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