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英語水平持續下降,僱主普遍認為不及新加坡,迫使曾俊華揼水54.8億元力谷,一方面學新加坡推出尖子留學獎學金,用銀彈每年利誘20名尖子報讀耶魯、哈佛等名大學教育課程,條件是畢業後回港當老師。但學界潑冷水,指尖子首選醫科、法律和商科,獎學金恐「滯銷」;另方面再注資語文基金,為推行母語教育後遺症補鑊。
記者:倪清江 彭美芳 陳沛冰
新財政年度的教育開支為769億元,當中經常支出增加23億元,其中小學教育加撥4.39億元,料與來港雙非學童增加有關。
曾俊華昨指出,投資教育可令整個社會知識水平提升,優良師資是提升教育質素的關鍵。因此今年兩大教育重鎚之一是額外注資4.8億元入政府獎學基金,每年資助20名本地傑出學生到海外知名大學讀教育學士課程或教育文憑,條件是畢業後必須回港任教最少兩年或與修讀年期相同,每人每年可獲學費連生活費最多30萬元。
消息人士稱,獎學金旨在吸引優秀學生投身教師行列,未來數年規定必須修讀英語教育和幼兒教育課程,稍後會公佈認可院校名單,將包括英國劍橋和牛津大學,以及美國哈佛和耶魯大學等名校。
「教得好唔好同學歷冇必然關係」
學生畢業後可選於官立、津貼或直資中小學、以及學券制幼稚園任教,但不能任教私校和補習社。消息人士表示,學生需簽承諾書和有擔保人,一旦不回港或拒當教師,須退還全數獎學金,否則當局會向擔保人追討。
明年應考中學文憑試的高中畢業生是首批可申請的學生,消息人士稱將不設資產審查,條件會與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海外獎學金相若,「要入呢啲名校,(文憑試成績)都要有啲5*。」明年高中畢業的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擬報社會學或政治與公共行政學,他不會為獎學金而改報無興趣的教育課程,「每年20個學生讀完書返嚟教英文,係咪真係好有幫助?一個老師教得好唔好,同佢學歷冇必然關係。」成績中上的皇仁書院中五生張心力立志做醫生,不為獎學金所動。
拔萃男書院前校長張灼祥指出,尖子較多會選報醫科、法律和商科。他認為,教育局不應將對象局限於尖子,而應是有心從事教育的學生。津中議會主席林日豐認為,尖子不滿足止於學位課程,若投身教育,會選教大專院校。
曾俊華另一重鎚是大額注資50億元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管理的「語文基金」,令這個僅餘1.1億元的基金,可展開長遠和多元化計劃,包括資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和支援教師進修語文等。
語文基金94年成立,已花去33.87億元,但普遍認為成效不彰。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表示,港人英語水平參差,平均水平不及新加坡,部份僱主認為大學生英語水平未達工作要求,有公司要另設入職英語測試。
語常會前主席、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該會的功能並非提升英語和普通話水平,而是配合教學政策。他認為語常會近年的計劃過於低調,未能帶起英語學習風氣,「以前搵藝人做英語大使,嗰排報英語課程人數明顯多咗。」
13至14年度部份教育開支
增撥4.39億應付小一人數上升和續推小班教學
增撥3.31億予學資處資助合資格學生
增撥1.72億提高學券資助額至每人17,510元
增撥1,200萬予職訓局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注資共4,000萬入兩個獎學金基金,表揚傑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資助六所大學將研究成果轉為商品,三年內每校最多獲資助1,200萬
資料來源:財政預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