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公屋、冇綜援的「N無人士」苦等多年,只換來又一次失望。財爺今年再以寬免差餉、電費津貼、退稅等方式派糖,N無統統無份,唯一沾得上邊的關愛基金,也只提注資,不提津貼細節。有N無直言150億是「紙上黃金」,如不降低申領津貼門檻,投放再多資源也是徒然。
羅女士與兩名就讀小學的子女同住深水埗劏房,靠兼職家務助理及於內地工作丈夫寄回家用共約9,000元維生,此前唯一受惠過的政府資助只有關愛基金撥給居住環境惡劣人士的8,000元津貼。她申請公屋近三年,「過年前問房署職員,前面仲有六萬幾人等緊,隨時要等多七年,真係好慢」。
促降低申津貼門檻
今年預算案,羅女士絲毫沒受惠,「差餉、交稅係有錢人先交,我哋冇公屋,冇綜援,住劏房又享受唔到電費津貼,真係冇乜嘢幫到」。她希望政府加建公屋,協助基層人士上樓,並為基層學童提供實報實銷的課外活動津貼,讓子女有平等發展機會。住葵涌劏房的胡先生也感失望,「成份預算案好似唔關我事咁」。政府雖注資150億元予關愛基金,卻未提及具體細節,「如果申請唔到啲津貼,撥幾多錢都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