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房積金入市難 仍值一試

國策解碼:房積金入市難 仍值一試

中證監日前表示,全國房積金入市的準備工作已經啟動。事實上,早在2011年年末,中證監主席郭樹清就曾提出要力推住房積金、養老金入市,但由於社會反對,養老金入市終要告擱置。選擇此時將難度更高的房積金入市舊事重提,中證監心知這是虛招仍要發,似乎是要為托市造勢,為A股在「兩會」期間維穩;另一方面,房積金入市,令資金由樓市流入股市,亦有利樓市調控,即使要付出更多代價,對中央來說,似乎也是一個值得一試的選擇。
目前,全國房積金餘額已經超過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養老金餘額則超過2萬億元,但條例所限,只能存於銀行或買國債。如果參考社保基金10%的股權投資的上限,一旦「開閘」,可以為A股帶來數以千億計的新資金。

勢推優惠誘居民入市

不過,內地居民對養老金入市一直有強烈反對聲音。去年3月,廣東省將1,000億養老金委託社保基金投資,一度被市場認為全國養老金入市「開閘」的先兆,但中央最終要擱置方案。
養老金由政府統籌發放,居民退休後,按不同標準向民政部門每月領取。嚴格來說,就算入市後出現虧損,居民的領取金額亦不會受到實質影響。
與養老金不同的是,房積金是內地居民和工作單位按工資比例繳存,每個人的存額都不同,在需要買樓時一次過全部提取,如果不買樓,則到退休時提取。另房積金由私人賬戶持有,如果不得戶主同意,政府部門也難以強行委託第三方代投資。中央必然要推出政策優惠,才能令內地居民入市。
不過,內地樓市近期升溫,股市升勢卻是曇花一現,若有一招能夠將資金從樓市,引入至股市,當然是上上之策。由此看來,房積金入市即使有多大阻力,中央亦有動力多想一些優惠政策,好讓政策出現成效。因此,A股昨日受此消息刺激而上升,未必無道理。

記者:黃尹華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