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上任後不斷諉過「前朝」,其政府的首份財政預算案亦毫無新意,補貼熟口面;雖然庫房水浸、盈餘600億元,也沒有大幅減稅,只向153萬名打工仔退回薪俸稅75%,但上限「縮水」至1萬元。學者批評,每年退稅會令市民認為是慣例,日後「不得不退」,促檢討稅制;專家則認為,與其小恩小惠,倒不如直接減稅,還富於民。
記者:梁德倫 許偉賢 麥志榮
新一份預算案,政府再度退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75%,上限為1萬元,較上一份預算案上限1.2萬「縮水」。退稅款項會反映在12/13年度應繳稅項中,政府預料會少收84億元,全港約153萬名納稅人受惠。約35萬名年薪12萬至20萬元的納稅人,可獲寬減670元、年薪20萬至30萬元的約36.7萬人,可獲寬減3,470元。
增子女免稅額「慳幾百蚊」
當局又提出調高子女免稅額,由現時的6.3萬元加碼至7萬元,13/14年度初生嬰兒免稅額,在出生年度則為雙倍的14萬元。政府估計能惠及30萬人,少收4.1億元稅款。預算案又容許本年才完成課程的學生貸款人,可選擇在完成課程一年後才開始還款,舒緩畢業初期財政負擔;個人進修開支扣除額則會由現時6萬元提升8萬元,預料約6,000人受惠,涉及1,000萬元。
稅務學會理事王銳強指,若以中等入息家庭年收入約30萬元計算,提高子女免稅額只為該家庭「慳幾百蚊」。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林智遠指出,退稅上限1萬元、子女免稅額調高至7萬元,只是小恩小惠,在庫房水浸、盈餘600億情況下,力度明顯不足,直接減稅最理想。
中產之聲主席李子榮則認為,今次預算案對中產的幫助僅是「杯水車薪」,因為多個稅項寬減的上限都略為減少,「子女免稅額幫大家慳幾百蚊,作用有幾大?」他認為政府應將醫療保險列入免稅額,「中產冇醫療安全網保障,大病一次就一鋪清袋,所以政府都要關心吓我哋,減輕醫療負擔先啱。」
日後難有籌碼拒絕派糖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博士指,政府派糖已成指定動作,弱勢政府日後更難有籌碼拒絕派糖;他又指,曾俊華在預算案花大篇幅指香港稅基窄、財政有很多問題等,「咁係咪更加唔應該退稅先?」他指現時經濟處於好環境,應檢討稅制擴闊稅基,否則日後只會更難應付經濟逆轉。
此外,政府又提出寬減13/14年度差餉,每戶每季上限為1,500元,估計約七成半物業來年不用繳交差餉,庫房收入則減少116億元。預算案又提出為每個用電住戶提供1,800元電費補貼,涉及45億元開支。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博士指,此舉或會推高用電需求,令兩電或需增加發電機組引致電費進一步加價,造成惡性循環,建議港府改為針對基層提供補貼。
部份或將加價的政府收費
【漁農自然護理署】
收費項目:除害劑許可證費、騎馬場地牌照費、動物及禽鳥展覽臨時許可證費
【入境處】
收費項目:簽證費
【消防處】
收費項目:貯存危險品牌照費
資料來源:財政預算案
市民點睇
鄧先生(船務)
「打工仔退稅唔幫得幾多,但加開銷售稅就影響好大,啲措施亦未必直接幫到基層。」
羅女士(家庭主婦)
「物價咁高,唔應該再加同民生有關嘅收費,要開源應該向奢侈品同旅客抽稅。」
黎女士(會計)
「今次冇咩受惠,如果政府嚟緊要加費,最擔心係退休後負擔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