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還怕沒有好電影看嗎? - 李德成

香港人還怕沒有好電影看嗎? - 李德成

港產片《低俗喜劇》在港票房報捷,但卻無法於大陸上映,自然是因為題材涉及醜化大陸人。筆者對於這些一開始就敢於放棄大陸市場的電影人深表敬意,他們絕對是濁世中的清流。老實說,這套《低俗喜劇》的水準,絕對在無數港中合拍片之上,是值得港人自豪的。
在電影中醜化某一族群的人,當然不會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他們有權不入場觀看,甚至發表評論表達不滿,例如有一位名叫賈選凝的女士就發表了一篇題為〈從《低俗喜劇》透視港片焦慮〉的影評,對該片進行全方位的批評,並由此批評了香港人以低俗為榮,又以港人只能滿足大陸人對名牌貨的購買慾,但卻拿不出本土文化去接待他們。她又指港人反國教和反大陸化,都是基於恐懼,而當日的窮親戚變成今日的金主,令港人意難平,因而喜歡《低俗喜劇》中的醜化大陸人,其實是一種精神勝利法。
首先賈女士犯了一個影評人致命的錯誤,觀眾喜歡一套電影,並不一定是因為認同劇中人的做法。例如入場看《德州電鋸殺人狂》的人,只怕大多不喜歡殺人的,幸好該片在港並沒有大賣,否則只怕賈女士會以為香港隨處是殺人狂吧。
香港人喜歡《低俗喜劇》,固然可能因為港人低俗,但也可能因為喜歡電影中因着低俗而弄出的笑話,作為一個身在香港的人,似乎更應該從現實的例子中找尋香港人低俗的罪證,而不是單從《低俗喜劇》大賣而指這就是港人低俗的鐵證。
至於說到港人並無本土文化以接待大陸貴賓,但何謂本土文化?你真的很難找到一個地方是沒有本土文化的,當地人的一樑一柱,一言一行都是本土文化。若果賈女士說的是能洗滌心靈的文化,只怕這也不是那些差不多要踏平香港的大陸貴賓來港的目的。這些大陸貴賓去到文化之都巴黎,也只會到名牌店掃貨,賈女士似乎是高估了自己的同胞。
說到港人的精神勝利法,只怕有點言過其實。普通港人對大陸的富人,固然在財富上有所不如,但那是以大陸的上駟對香港的中駟的結果,我敢說平均港人的財富,絕對比平均大陸人的財富高很多。而且香港的富人我們還見得少嗎?你有錢和我有甚麼關係,我們犯不着眼紅。香港的可貴之處正是你雖有錢,但並不表示你可以欺壓窮人,或者你可以趾高氣昂。
賈女士指香港人deserve睇更好的戲,那麼賈女士實在不必擔心,我們沒有共產黨為我們篩選那套是好戲,因此無論好戲壞戲,我們都可以自己決定是否去看。
賈女士有自己的言論自由,這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賈女士這篇影評獲得藝術發展局的「ADC藝評獎」,而藝發局對該文的評語是「見解獨到」,對於藝發局的評語,我也只能說是獨到,因為真的估你唔到。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