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會召開前A股鑊氣全消,滬綜指昨更失守2300點,正當市場悲觀氣氛漸增,中證監昨日舉行吹風會,明確了推進長期資金入市的三大措施,分別涉及保險資金、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不過,一位基金經理指,推進長期資金入市仍需時進行,上述消息暫只能產生維穩作用。
中證監引入「三金」資金外,亦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訪京期間明言,正對增加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專項額度用於台灣地區機構開展(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業務進行研究。
推動險資買創板股票
中證監推進保險資金、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等「三金」入市。綜合內地多個網站消息,在保險資金方面,目前保險公司投資股票、股票型基金等資產的比例僅為總資產的10%,與法規目前規定的20%相比還有較大的投資空間。下一步,中證監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完善保險資金運用的相關政策,提高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重,推動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股票。
養老金入市方面,目前地方統籌的基本養老保險已經有九個試點,並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管理。去年3月,廣東省首家委託全國社保廣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部份結存資金,規模為1,000億元。下一步證監會將配合有關部門完善養老金投資營運的相關制度,推動專業化、市場化的投資營運。
不過,中證監負責人說,目前尚未明確地方社保是統一委託全國社保管理,還是另外設立專門的機構。
在住房公積金方面,全國住房基金繳存餘額也在穩步增長,截至2011年底達到2.1萬億元。但是住房公積金受到落後的管理體制限制,同樣存在使用效率低、投資管道狹窄的問題,只能投資銀行存款和國債。負責人表示,證監會正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研究改進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和投資營運,盡快推動《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修訂。
分析:炒作要識走位
基金經理指,自郭樹清出任中證監主席,他一直有望引入國內外長期資金,減A股鑊氣。不過,這長遠政策需時落實,股民若借上述消息入市就要懂得走位。另外,中證監昨公佈《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該徵求意見稿降低了證券公司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准入門檻,且允許資產支持證券公開發行,交易所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