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編輯生涯中,同一新聞題材連續佔據頭版,始見二○○一年秋「九一一」恐襲,一連七天,首頁上都燃燒着世貿雙子塔的烈燄。
豈料二○○三年春,香港的「九一一」更為驚恐:祖國染疫瀕危教授潛港,通過京華酒店九一一房,將渾身的非典─沙士病毒,從酒店到威院再到淘大花園,播遍獅子山下。從三月二十四日醫管局總裁何兆煒染病始,直至五月十日,沙士新聞的黑雲,整整四十八天瀰漫在頭版要聞上(其間張國榮自殺的四月一日另出專輯)。相信本港報業史上空前絕後。
十年彈指過,坊間近日紛紛「沙士十年祭」,令我驚愕的是,不僅左報,大部份港媒的主旋律竟然都是一片頌歌聲。大陸每逢塌壩斷橋地震礦爆,例必「負面新聞正面報道」,以幾首救災英雄讚歌遮蓋住斑斑血淚,還美其名曰「發掘正能量」。港人也這麼快「接軌融合」了?要知道,內地百姓是不屑地將之譏為「喜喪」的。
誠然,奮不顧身的醫護英雄、莊靜自律的市民同胞,浩劫中閃現出全球敬佩的人性之光。但那恰恰是英治多年普世價值教化的體現,既非因「黨的教導」,也和「民族優良傳統」無關─尊崇孔孟的台灣,不是羞家地爆發了疫區醫護大逃亡嗎?
痛定思痛是為了不再痛,之所以,十年祭的重點,首先必須是清晰點明;沙士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從粵省百般封鎖死人枕藉的「江門怪病」訊息,到阿董阻延停課、楊永強拒認社區擴散,在在鐵證如山。而避免內地疫魔再度跨境襲港,港人實應從「是禍亦是福」的迷思虛火中清醒,籌謀打造一道切實有效的「防火牆」。
其次,同等重要的是,沙士之役我們真的「勝利」了嗎?我毫不懷疑醫療方案的專業水準,但倉促之間,是否有一些情有可原的失準?一些必須吸取的教訓?為何喪生的多為年老體弱者?為何將病毒由威院帶往淘大的漢子,打了針抗生素再未求醫卻平安無事?為何威院附近中學疫後體檢,竟驗出近百無藥自癒的病毒陽性反應者?說句難聽的,那二百九十九縷冤魂,有幾多是慘遭疫魔扼殺?又有幾多是抗不住「虎狼藥」枉死?
必須強調我不是醫生,絕非定論只是疑惑,只是希望專家們不要接軌大陸的「喜喪」思路,實事求是地總結沙士之役的不足甚至失誤,以為後事之師。你們十年前的無私奉獻永垂史冊,決不會因此而減色分毫。
更重要的是,港人必須強化北向的抗疫防火牆意識,因為黃世澤君已發出警告:「比沙士更可怕的新冠狀病毒殺到了!」英國佬疫情透明毋須過慮,但河北、貴州對近期的疫潮諱莫如深,我們必須牢記沙士的泣血教訓,絕不能輕信阿爺的「闢謠」、港官的保證。
凝緣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