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沒有圖畫的自用書票 - 安行

蘋果樹下:沒有圖畫的自用書票 - 安行

自從迷上藏書票,每年年底我總會設計一部藏書票台曆,內頁圖片精選幾枚本年所獲佳品。平日置於案頭,閑暇翻閱怡然自得。
去年自覺得了幾枚塞維林極品佳作,便自思製作一部塞維林藏書票台曆。將想法郵件告知小塞,獲得其同意後便着手策劃。台曆內頁正面選取一款藏書票作為圖案,背面則配上一張塞維林的日常工作或生活照片,12個月份,12張內頁外加1張封面首頁。可供選擇的佳作太多太多,內頁書票便很快確定。首頁上選取一張塞維林晚年側面肖像照,下方設置大師的名諱,簡潔大氣。但塞維林名字選用何種字體卻讓我頗傷腦筋。電腦字庫選出各色字體效果皆呆板、無趣又了無新意,怎麼看都配不上大師名號。不過忽然想起才收到2枚老塞設計的calligraphy bookplate中有一款其自用書票,上面的簽名龍飛鳳舞,極為悅目,用在首頁上再合適不過。當即排版定稿,並郵件發給小塞過目。
「封面設計我太喜歡了。你知道嗎?父親很喜歡這張相片,還讓André Gastmans特意以此雕刻藏書票。」小塞看後回覆,「那個花體簽名亦是父親為自己最後一款自用藏書票設計的。」
1985年,歲及耄耋的塞維林為自己設計了這款沒有圖案畫面的藏書票。票面上只見Mark F. Severin簽名字體線條似藤蔓纏繞、似絲帶幻化、又好似繩結互套,經緯交錯,疏密有致。讓人領略到其作為西洋書法家與字體設計師的另一面。
不過小塞卻告訴我這枚書票不僅僅只有簽名而已,「I shall leave no greater trace of myself than that of a child's uncertain step upon the sand,我父親用法語在書票下方寫下這句自我評價,」他道,「我特別喜歡這段人生感悟般的話語。雖然父親一向是個驕傲的人,我未曾想到他對自己評價如此自謙。」
我看後不禁感嘆,塞老夫子一代宗師,在藏書票設計領域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成就可說是獨領風騷,同時代難有能與之比肩者。而老先生卻一句,我只是在沙灘上匆匆留下一行隨時會被湧浪沖去的淺淺腳印而已。讓人感受到了大師謙謙君子風範。
無怪乎,David Chambers在撰寫紀念其摯友塞維林的文末動情寫道:“How long the sand remains, how long anything we do will last, is the question that troubles us all. But Mark's engravings will certainly be remembered and enjoyed as long as the books for which they were engraved.”
如今台曆早已經製作完畢。這次我沒有獨享,特意印製多冊分贈多位同道好友。不過我也要求收到的朋友曬出一張安置台曆的照片。我把這些照片連同一部台曆一起作為聖誕禮物寄去比利時給小塞,並告訴他:「海浪並未沖去塞維林留下的腳印。相反,是將它們帶到了更多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