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管老化 一𠝹就甩<br>熱氣球一撻變火球 三人轟出吊籃

喉管老化 一𠝹就甩
熱氣球一撻變火球 三人轟出吊籃

【本報訊】埃及樂蜀熱氣球意外導致多人死傷,肇事原因疑與降落時,用以固定的繩索與燃燒器纏在一起,或導致燃料洩漏爆炸。熱氣球透過燃燒氣體燃料加熱球囊內空氣,藉熱空氣上升帶動升空;本港專家估計,有機會是燃燒系統的喉管老化,「一𠝹就甩」,洩漏的燃料「撻着」燃燒器上的殘餘火種,引致吊籃內燃料儲存器爆炸,整個熱氣球頓成火球。
記者:陳凱迎 倪清江

當地救援人員用布蓋着屍體,搬離肇事現場。    路透社

熱氣球基本由球囊、吊籃及燃燒器三個部份組成。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系講座教授陳子亭解釋,球囊內的空氣被加熱後因密度較一般空氣低而上升,上升的熱空氣帶動氣球升高;駕駛員透過控制火焰大小,及球囊內的空氣量,改變熱氣球高度。由於風在不同高度有不同方向及速度,駕駛員可按飛行需要的方向選擇適當高度。
根據樂蜀市政廳向本報提供的資料,事發時熱氣球之旅即將結束,肇事熱氣球降落至離地約10至15米時,地面人員利用繩索固定熱氣球位置,但期間繩索與燃燒器纏在一起,其間燃燒系統被繩索𠝹開,導致有燃料氣體洩漏,驟時搶火爆炸,更因爆炸力太大導致吊籃上三人被拋出籃外,熱氣球亦隨即失控,再次升高,令籃上的乘客困在高空,被活活燒死或從半空跳下跌死。

燃料與石油氣相同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指,熱氣球常用的燃料氣體「丙烷(Propane)」,與家居常用的石油氣相同,易燃度高。
盧認為繩索纏繞導致熱氣球發生意外的情況相當罕見,「如果係咁都好兒戲!」他估計,有機會是肇事熱氣球燃燒系統內,接駁燃燒器及燃料氣體儲存器的喉管老化失修,被繩索「一𠝹就甩」,結果燃料洩漏,「撻着」燃燒器上未熄的火種,導致搶火,連吊籃內的燃料儲存器也因此發生連環爆炸,整個熱氣球變成火球焚燒。
盧覺強指熱氣球屬危險玩意,如果保養不妥當,球囊本身也有機會因失修漏氣,同樣可造成熱氣球意外。

為爭生意忽視安全

對於今次熱氣球意外的肇事成因,外國傳媒亦引述了目擊者的不同說法。英國《鏡報》引述一名聲稱事發時坐在附近的埃及籍女遊客指,她乘坐的熱氣球接近着陸時,突然聽到後面傳來爆炸聲,其駕駛員稱肇事熱氣球是擊中高壓電纜,導致熱氣球上一個裝有燃料氣體的容器爆炸。
新華社另引述熱氣球公司指,由於熱氣球壓力過大,加上升得過高,引擎火焰燒着熱氣球,導致着火,再墮落附近一塊蔗田。樂蜀並非首次發生熱氣球意外。一名英籍熱氣球專家昨批評埃及政府對於當地熱氣球活動,缺乏系統性規管,並指當地旅遊業界良莠不齊,各公司之間為爭生意隨時忽視活動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