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br>保障房帶挈 車股入直路

國策解碼:
保障房帶挈 車股入直路

兩會在即,說好的憧憬與維穩,仍然未在股市中體現。不過,即使兩會主調目前仍處於模糊階段,惟幾可肯定的是,中央在城鎮化、保障房及改善民生等範疇的傾斜取向,變動不會太大,有利耐用品行業發展,適逢選址普遍距離大城市較偏遠的保障房,今年已屆入伙高峯,提高了住戶對中低檔汽車的需求,因此內地汽車行業,前景不容忽視。

選址偏遠需汽車代步

08年金融海嘯後,中國為保經濟增長,同時為了改善民眾住屋問題,提出大興土木建設保障房,投資額度近萬億元人民幣。據統計,2009年至2011年均為保障房開工期,當中2010年動工量已涉及590萬套房,2011年更達最多的1,000萬套,保守估計兩年相關入住已高達6,000萬人。由於保障房一般興建需時約兩年,意味在2011年飆升抵高位的開工量,將變成今年的入伙高峯期。
事實上,住建部早前亦透露,2010年落成的保障房有約500萬套,預計今年落成量更可大升85%,即高達近千萬套。
縱然候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8月曾表明,保障房的選址必要便民,不過倘實地考察,會發現在大量保障房單位同時動工的限制下,要持續在市中心覓地已變得不可能,保障房落戶地實際已越來越偏遠,部份更是不買車便難以入住的地步,城市如上海,去年底已要急謀配套建設改善。
以此觀之,保障房概念步入交樓期,雖然不少大行及市場分析早已高呼家電大受惠,但實際上,車股需求增長亦同樣可觀,由於需求主要來自中低收入階層,當中估計以較低檔次的國產品牌為主的車股,如長汽(2333)、吉利(175)及廣汽(2238)等最受惠。雖然車股近日急升後跟隨大市回吐,惟觀乎上月汽車銷售創新高,加上城鎮化因素,車股中長線概念仍十足。
記者:林 靜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