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馬拉松,大會高調公佈多少人參加,似乎年年破紀錄,一年迫爆過一年,假如自由行也來參一腿,肯定撐爆東區走廊,到時本地薑跑家發動光復渣馬運動,追住強國跑手來罵,真正亦步亦趨,反而刷新佳績都唔定。
本地馬拉松特別騎呢,不是跑家,但被迫看跑步新聞做頭條,年年都是報道多少人受傷入院。近年最慘情,有跑手死亡。既然已經發生過,賽會對跑手不着緊,算了,但怎樣應對新聞界,應該早作準備。可惜每年大會那幾個面目冷酷的發言人,出事後總是給人「佢死佢事」的印象。今年也毫不例外。外國跑馬拉松是全城盛事,香港除了人迫人MK feel,比賽掀不起高潮,跑手臉孔模糊,尤其全馬頭位那批非洲過江龍,擺明是欽點奪金的外援,當港馬是提款機,年年來掃獎。地膽跑家不需要餵奶,可以裝出比港媽大方,沒辱罵這些來香港掘金的非洲朋友是蝗蟲。
跑步有益,但後遺症不少,最衰係波鞋愈出愈貴,雖然中國製造,苦無辦法益自己友。那位粗口政協趕快出頭爭取吓,明年由民建聯搞個F字頭福建中國人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