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堂:九龍城 濃情化不開

元氣堂:九龍城 濃情化不開

狹窄的後巷,推着小推車的菜販往來走,同時間,買完餸的街坊同執着相機的文藝Look青年們,在同一條窄巷欣賞同學和街坊們的藝術作品,分享生活意念,講出來一切像格格不入,但查實又配合得好自然。

記者:陳慧敏 攝影:伍慶泉

周街展覽搞乜鬼

身為城外人,昔日去九龍城,不外乎「買大閘蟹」、搵食,或博一鋪撞吓發哥同蔡瀾。翻查近年有關九龍城的新聞,「起動九龍東」以後,就是啟德發區、年中落成的郵輪碼頭,「渣」一聲賣晒的The Avery、同前後落成的七個新樓盤。
「周街展」發起人Kobe,是今屆兆基創意書院視覺藝術系的畢業生,又在活化廳做了兩年實習。Kobe:「我喺九龍城生活咗19年,為了總結一下歷年所得,又想連結上自己熟悉嘅社區。想同街坊有交流兼面對面溝通,搞個展覽係最簡單的方法。」於是用了四個月時間,連結廿多個藝術家、一起讀藝術的同學,以及區內街坊店舖,一起辦了這個為期一周的周街展,藝術作品同意念散落街角及店舖裏,邊走邊問,才能看到最多。
Kobe的作品落戶在城南道街頭,九龍城有名的泰國街。街上住了好多泰國人,有好多泰式舖頭同餐廳。你去泰國旅行,都會學幾句泰語傍身,然而在城南道,你有幾可無啦啦用泰文跟店主打招呼或拜年?於是她找了幾個會泰國小朋友,教她日常泰語,將錄音配上廣東話字幕:「講嘅都係好日常嘅『你食咗飯未』、『你去邊』之類。成件事都在泰國街上發生。啲小朋友都好願意幫手,佢哋嘅父母又唔怕你係拐子佬,呢啲都係一種信任,呢種信任只會喺舊區先搵到。」

參加者有藝術家、兆基創意書院視覺藝術系的同學、還有街坊藝術家。簡單而隆重的開幕禮裏,備有九龍城區特產義香豆腐花、餅店曲奇等等。

跟着我們逛九龍城

街坊們,買餸的、湊孫的、看店的,總有他們的生活路線,外來的學生們遊走其中,看到的,都是他們細意找尋的成果。有些作品散落於社區中的每個角落,如黃曉楓的「我們的紙飛機」,本就喜歡跟陌生人聊天的她,在區內訪問了好多老人家,搜集他們或已遺忘的童年夢想,寫在紙飛機上,並散落於社區的各個角落。「我比老人家們晚出生好多年,完全唔同嘅生活環境,會有好多唔同嘅生活故事。但係喺訪問過程裏,發現原來呢班老人家以前根本冇夢想,當年佢哋只諗到點樣搵食點樣養家人,反而教返我哋轉頭。有時同啲老人家傾偈,一講就講成個鐘,其實佢哋心裏有好多囉囉攣的事或心事,但若冇人問,佢哋就將心事一直埋藏下去。」每每講起老城區,「溫情」與「溝通」總成了「硬銷品」,然而,在現代的社會裏怎麼說還是不足。含蓄一點去表達的,還有盧樂謙的作品「身體健康」,他與豐盛時裝店合作,設計了些心肝脾肺腎的湯水養生秘笈,靜雞雞塞入出售的衣袋裏送給街坊,提點街坊們保健之道。可是有些衣服的衣袋太細,塞不落,老闆梁先生索性見街坊就派,一樣教大家關住保健之道。

好些作品未必能在店舖裏展出,就移師到橫街窄巷,正宗與社區共融。

作品:你聽到我的聲音嗎 陳曉彤

「每個人每個地方都一定有些故事,我們不主動講同問,是不會知道的。」

隱藏在每個角落的「頭笠人」,對眼細啲都找不到。

作品:身體健康 盧樂謙

Kobe:「本來想將這些湯水秘笈靜靜雞塞到衣服裏,但秘笈太大了,塞不進呀!」

五款小秘笈放在店裏任攞。

作品:畫不出的豆香 陳嘉明

「我其實對這店好陌生,但在裏面,豪氣的老闆娘彩鳳,反而令我覺得好有人情味。」

作品:友朋小吃 何潔源

「記錄了跟朋友一起吃過的,九龍城裏的小吃店。」

作品: 污漬收集站編號1-17 黎加行

在活動的八條街上,各處貼了這樣的白紙,一星期後從紙上的痕迹,統計哪條街最多人走,或是最髒。

街坊參展有嘢講

除了學生們的創作外,我更期待看街坊們眼中的九龍城。菁蘆蜜蠟店的東主李煒衡在九龍城開店十多年,當牧羊狗「阿邊個」(真名!)的助手,完成作品「狗龍城」。李煒衡:「十年嚟阿邊個日日都帶我喺區內散步,啲人識佢多過識我!今年佢都十歲喇,通常一隻狗都只得十零年壽命,所以我想用佢嘅眼光,去記錄呢個城市,第時我都可以透過啲相懷念同阿邊個散步嘅日子。」
開攝影用品店的楊妙芬(Milk),以黑白及彩色照片,拼出了新舊九龍城不同的天空,Milk:「小時候常去的城寨又變了公園,以前只得三、四層樓的唐樓,隨便抬頭就看到藍天,每5分鐘一架飛機飛過,街口望到獅子山,環境好舒服,天空好近。現在則多了高樓。我不想它變得太多,拆呀拆的,那邊又被田生收購了,預計再過幾年一切又不同了,看不到九龍塘,視野會再變窄。」

作品:狗龍城 李煒衡

牧羊犬阿邊個,每朝帶老竇李先生散步,已是九龍城一道風景。

以阿邊個的十年視覺,拍出來的九龍城。

作品:九龍城的天際線 楊妙芬

攝影器材店的Milk,想念昔日抬頭盡是藍天的九龍城Skyline。

舊樓部份以黑白照形式表達,新樓部份以彩色表達,可以想像天空漸被侵略的藍圖。

周街展

日期:即日至3月1日 
地點:九龍城福佬村道至打鼓嶺道、賈炳達道至衙前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