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高超手法 技壓史匹堡

憑高超手法 技壓史匹堡

【雅俗共賞】
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美國「主旋律」電影《林肯》,頒獎禮前一直被看高一線。英國博彩公司Ladbrokes當日開出的盤口,史匹堡奪最佳導演獎的賠率為1.8倍,李安卻是大冷的21倍;且史匹堡以美國人推崇、廢除奴隸制的林肯作題材,天時、地利、人和都佔優,結果卻大熱倒灶,只因李安在《少年Pi》展現了高超的手法。

克服三大難題

信念,不止是《少年Pi》的中心思想,也是李安拍此片時支撐他的東西。電影的原著小說作者Yann Martel當年知悉李安欲執導此片時,曾說「他一定瘋了!」拍攝此片的3大難題:水、動物和年輕演員,曾嚇怕好幾位導演(包括《鬼眼》導演禮切沙也馬蘭),只有李安認為可行,更以他從未試過的3D技術拍攝。
《阿凡達》導演占士金馬倫就對李安讚不絕口:「電影的視覺非常奇妙,運用了你從未想過的方法去表達。」
相比史匹堡《林肯》擁有的大卡士(影帝丹尼爾、影后莎莉菲),沒明星效應的《少年Pi》更見膽識,李安承受的票房壓力更可想而知。
說故事方面,李安做到雅俗共賞,深入淺出。觀眾在享受其視覺效果,為主角的奇幻歷險場面驚嘆之餘,更在李安引導下,思考片中帶出的宗教、道德與人性的意義,令故事昇華到另一層次。無疑,李安技術性擊倒了史匹堡。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