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政府又出辣招打壓樓巿,還以為有甚麼長遠政策令樓巿健康發展,卻原來只是東施效顰,抄強國的限購令,可謂港版A貨限購令。去年四月三十日,北京巿推出一個家庭限購一套房政策,第二套房不辦房產證,由五月一日起實施,這一政策被稱為限購令。此後,陸續有別的城巿跟風,至今有四十九個城巿推限購令,各地限購令細節不盡相同,比如深圳巿的限購令,容許一個家庭擁有兩套住房。
香港自由巿場,只能在印花稅上玩花樣,不能跟風北京不辦房產證,但思維與強國如出一轍,香港向北京又走近一大步,果真是劣幣驅逐良幣。限購令推出前,貪官及特權階層早已坐擁無數層樓。同理,689政府的新招也只是確保已經擁有多層物業者成為特權階級。加重買樓成本長遠不能限制炒家,打擊的是想用一生積蓄買第二層樓收租養老的中產,政府收重稅,與商家分一杯羹,打劫買家,令人不寒而慄。
最近在大陸看到一單新聞,好色男包養小三,在買樓問題上困擾不堪。好色男在限購令出台前已經擁有兩層物業,沒有資格再買樓。但是,他又信不過小三,怕業主寫了小三的名字,小三馬上飛起他,人走樓飛一場空。思前想後,好色男去找豬朋幫手,好色男出錢買樓,豬朋做業主。(我想起了麥齊光的故事,太陽底下無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