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蛋生花

BIG SPENDER:蛋生花

【EXHIBITION】
如果創造一個代表作是讓一個品牌永恒不衰的金科玉律,那麼擁有逾一百七十年歷史,憑「復活蛋」成為多國皇室爭相收藏的俄羅斯國寶級品牌法貝熱(Fabergé)就一定是當中的佼佼者。她不但是百多年前沙皇時代的皇室金器、珠寶、飾物御用鑄造商,作品更吸引到其他國家君主、富豪貴族花上超過一世紀的時間去搜羅、收藏,當中的大收藏家更包括英國皇室。香港的文化博物館正展出法貝熱為俄羅斯宮室製作的珍品。
記者:吳宛蔚  攝影:麥永健 程志遠 黃偉傑

每次拍賣會只要當中有法貝熱的蹤迹都會引起的關注,而品牌亦從未令大家失望,次次都獲得極佳成績,2007年被佳士得重新命名為Rothschild Egg的時鐘就以890萬鎊高價成交。2004年蘇富比紐約拍賣會舉行前,俄國富商Viktor Vekselberg一口氣以9,000萬至1.2億美元把福布斯雜誌發行人,邁爾康.福布斯(Malcolm Stevenson Forbes)生前的法貝熱收藏全數收購,當中包括九隻復活蛋及一百八十多件珍品,自此他就成為全球擁有最多法貝熱產品的獨立收藏家,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逃難至俄羅斯

是甚麼原因令世界各地的人都對該品牌的每件作品趨之若鶩?除了它精緻的手工、獨一無二的原創性外,相信它曾經歷戰亂、幾經易主的傳奇歷史亦應記一功。法貝熱公司由珠寶及金飾師Gustav Fabergé於1842年創立,其專門店更開在俄羅斯帝國首府聖彼得堡的旺區Bolshaya Morskaia。追索至17世紀,Fabergé原本是法國北部Picardy地區小村莊居民的姓氏Favri,後來因逃避戰亂走到鄰國避難。為了重過新生,於是就盡量減少法文口音而逐漸演變成的。不過,名是改了,但骨子裏的法國風格始終藏不住,紛紛展露在他設計的飾物上。當時貴族、富有人家大多熱衷法國文化,法國變成「豪華」的代名詞,自然帶旺店內生意。品牌創辦人的長子彼得.卡爾.法貝熱(Peter Carl Fabergé,又稱Carl Fabergé)將品牌帶上高峯。他為最後兩位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及尼古拉二世設計舉世聞名的復活蛋(Imperial egg)的幕後功臣。

英國皇室一直有收藏Fabergé的習慣,特別喜歡復活蛋的英女皇,於07年為慶祝與菲臘親王鑽婚紀念,命英國皇家鑄幣局製造紀念復活蛋。

1904年位於聖彼得堡的法貝熱工場只有男性技師。©:The FORBES Collection, New York

照片攝於1900年,由於所有設計都必先經過彼得.卡爾.法貝熱審批,他每日都會上班跟進設計。©:The FORBES Collection, New York

在聖彼得堡出生的彼得.卡爾.法貝熱,18歲就經已開始走訪歐洲多個城市,並分別在法國、德國及英國學習冶金技術,八年後回國不但負責公司的產品編目,更被安排到隱士廬博物館修復藏品。據說亞歷山大三世之所以選中法貝熱為皇室御用的珠寶、金器及飾物鑄造商,全因在1882年的莫斯科Pan-Russia Exhibtion見識過他們巧奪天工的技術,當時更立即要求將其參展作品,領回隱士廬博物館展出。

開展復活蛋傳奇

1885年,為了慶祝俄羅斯人最重視的復活節及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與沙皇后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訂婚二十周年,亞歷山大三世特別向法貝熱定製一隻復活蛋作禮物贈予愛妻,這是皇室的第一個定單。由於他設計的The Hen Egg盡得二人歡心,自此每年復活節二人都會向法貝熱定製復活蛋,更罕有的給予彼得.卡爾.法貝熱最大的創作自由──設計毋須任何人審批,但須在每隻蛋內藏驚喜。亞歷山大三世於1894年去世,兒子尼古拉二世繼位,他的創作自由都沒有改變,更每年多訂一隻復活蛋,給予尼古拉二世的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每隻復活蛋工藝繁複、要求極仔細的手工,所以最少需要一年時間製造,亦只有工場中的精英才有機會負責。每隻復活蛋的設計經彼得.卡爾.法貝熱批閱後會交由品牌首席技師Michael Evlampievich Perkhin、Henrik Wigstrom及Erik August Kollin着手製造,他們正是製作五十隻皇室復活蛋的靈魂人物。

The Roses Egg,用了1,215種不同的寶石、翡翠及鑽石所製成,全球只有一個,售$4,245,100。

Charmeuse Azur Bracelet是本港專櫃內最名貴的一件首飾。用上6.14卡鑽石、只在肯亞及坦桑尼亞出產的石榴石、月亮石及海藍寶,十分矜貴,售$1,072,500。

法貝熱憑藉「皇室御用」四字,名氣一時無兩,但好景不常,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時代結束,法貝熱也因與羅曼諾夫皇朝(即沙皇時代)關係深遠而被勒令關閉。“Fabergé eggs”本是形容1917年以前品牌製作的復活蛋,但由於復活蛋的形象太深入民心,而且自Fabergé家族撤離俄羅斯後,商標幾經轉手,故已漸漸變成蛋形裝飾物的共用名詞。至2009年,法貝熱家族復出,參考昔日的品牌風格,使用高品質鑽石及寶石設計出一系列名貴珠寶首飾及手錶,約兩年前更重新推出蛋形設計的吊嘴及耳環,令一眾品牌迷可以在尋找古董珍品之餘亦可繼續收藏品牌的新產品。

Fabergé
網址: http://www.faberge.com

 

42隻幸運蛋

1885至1917年間,法貝熱公司一共為羅曼諾夫皇朝製造了50隻復活蛋,只在1904至05年日俄戰爭時期停造過兩次。彼得.卡爾.法貝熱的設計意念都圍繞沙皇的家庭、皇宮的特別活動及紀念皇朝的重要事迹。50隻復活蛋中有42隻幸運地逃過戰火,現分散在全球多個收藏家及博物館中,其中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為收藏數量之冠,共藏有十隻。

 

1885  The Hen Egg

是第一隻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製作的復活蛋,亦是唯一一隻欠缺原創性的。設計概念由沙皇提出,是參照他在丹麥皇宮內見過的同類擺設製作而成。
驚喜之處:當打開用琺瑯所造的白色蛋殼會見到純金色的蛋黃,而入面正放着一隻金色母雞。

 

1891 Memory of Azov 「亞速之回憶」巡洋艦模型復活蛋

為紀念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兩位王子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後來的尼古拉二世)和格奧爾基.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在1890至1891年間的遠東之旅而造的,此行亦有途經香港。
驚喜之處:蛋內有一艘「亞速之回憶」巡洋艦模型,十分精緻。

 

1906 The Moscow Kremlin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復活蛋

是沙皇尼古拉二世送給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的復活節禮物,白色的琺瑯部份及金頂取材自聖母升天大教堂。
驚喜之處:復活蛋的基座可以播放兩首由A.D.卡斯塔斯基作曲的傳統復活節詩歌。

 

1917 Constellation

當眾人都以為這個原定於1918年送去皇宮的復活蛋早已被戰火摧毀,早年卻意外地被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策展人塔季揚娜.蒙田於費斯曼礦物博物館尋回。復活蛋的上半部蛋型由鈷藍色玻璃裝嵌而成,底部是由水晶石雕成的雲狀基座,蛋體與基座都鑽了小孔,但細節的裝飾卻因當年二月革命而未有完成,現用上白色的有機玻璃組合重現原貌。

 

法貝熱展覽

康文署、文化博物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與費斯曼礦物博物館現正在本港聯合籌劃了名為「法貝熱俄羅斯宮廷遺珍」的展覽,場內不但展出四隻珍貴的復活蛋,還有其他矜貴宮廷用品。除可透過展覽欣賞到巧奪天工的珍品外,亦可從中了解羅曼諾夫皇朝的歷史。

文化博物館
網址: 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
展期:即日至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