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er食堂】
超過50年歷史、坐擁維港景色的中環大會堂美心皇宮酒樓,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來過,國際旅遊節目《Lonely Planet》亦介紹過,可說是老外訪港品茗的必到熱點;但若論酒樓外貌及食物,其實平平無奇,這麼平凡的一個食堂,卻因位處中環心臟,加上營業時間早,滙聚天時地利優勢,成為八十年代本港外滙業百家爭鳴時期的「英雄地」,盛載着一代外滙人的集體回憶。
記者:劉美儀
自詡不酒不賭不炒股、一生獨愛滙市的亨達集團主席鄧予立說,鍾情外滙的人「都好有性格」,好似「睇波」,「捧邊隊會一直沉迷落去」。對於外界稱其為外滙之父,他不以為然,卻向記者透露自己「最響嘅朵」,是「人人都叫我T/T King」(即港滙王,美元兌港元買賣)。
這天,鄧sir踏着八十年代滙商的時鐘步伐,相約記者上午十一時半(日本早香港一句鐘,即東京午市),與資深財資界人士陳鳳翔在美心皇宮飲茶談天。望着眼前推過的一輛輛點心車,如投映機般,將菲林定格播放,重溫三十年前舊夢。
昔日起碼十枱外滙人
「美心變咗好多……外滙業全盛時期,一入嚟起碼有十枱八枱(係外滙人),𠵱家一枱都無」。他說上一輩外滙人駐足美心,完全因為地點方便,這兒「開舖」夠早,配合東京午飯休市,久而久之,便成為業內收料吹水的平台,午飯時間倉促,蝦餃燒賣炒粉炒麵,隨意發揮,「食晏普通啲,夜晚先大魚大肉」。
當年美心另一常見場面,就是午市時經紀「爭畀錢」。陳鳳翔笑道,貨幣經紀(代銀行報價交易,現被電子經紀系統取代)賺取銀行買賣雙方佣金,「飲餐茶好少錢,(經紀)賺咁多唔志在」,故每逢午飯將盡,便見到經紀「搶住(幫銀行交易員)埋單」,十枱八枱在竄動,不能不說壯觀。
美心大堂開揚闊落,先天優勢亦令它成為英雄地。鄧予立說,當年除美心外,歷山大廈北京樓及怡和大廈潮江春亦是行家聚腳熱點,格調高一點的,就選士丹利街陸羽茶室,不過,「想public(高調)啲,英雄主義感強啲」,只有大會堂美心,才能將「飄飄然」境界,提煉得淋漓盡致。
做靚盤 「想show三點式」
「譬如嗰日做咗個靚盤,一行入嚟,人人都話『鄧sir好勁喎個盤』……交易員都鍾意飄飄然,喺公眾地方畀多啲人簇擁嘅感覺……好似好身材嘅,都show吓三點式啦」,他呵呵笑着說。難怪平平無奇的美心,別具魅力。
鄧予立履歷
1969-1982:浙江興業銀行香港分行國際貿易融資部及外滙部經理
1982-1989: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助理總經理(負責銀行投資、外滙買賣、資本市場、基金管理及貨幣市場部)
1989(7-10月):花旗銀行香港分行策略投資部副總裁
1989-1990:美國加州銀行司庫部副總裁
1990-1991:香港百富勤財務董事及司庫
1991-現在:亨達集團主席兼創辦人
主要著作:《外匯風雲二十年》、《馬英九必修的十堂課》、《收藏是一種幸福》、《馬經濟大危機》、《從阿拉木圖開始 鄧予立看天下》、《走一趟神奇的天路》
陳鳳翔履歷
•在財資市場享有三十年工作經驗,曾先後任職中國銀行、工銀亞洲、花旗及上海商業銀行
•現擔任城市大學兼任教授,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及財資市場公會成員
新game出爐 ~ 快啲試下自己有無辦法上車啦!
【「樓」年運程小測試】
http://www.tomonews.net/game/hkhousing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