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料大倒退<br>東亞明放榜 盈利恐走樣

去年下半年料大倒退
東亞明放榜 盈利恐走樣

【本報訊】將於明日為港銀業績期揭開序幕的東亞銀行(023),市場普遍預期未能打響頭炮。證券界估計,若以半年為比較單位,東亞去年下半年盈利將較上半年倒退38.9%,主因是東亞中國表現差;另由於去年底配售造成攤薄效應及國浩(053)的狙擊暫難有作為,東亞短期內已難再見炒作因素。

記者:劉美儀 關穎欣 董曉沂

據Thomson One綜合26家券商數字,東亞去年盈利預期為48.13億元,即下半年盈利僅得18.25億元。東亞去年上半年純利29.88億元創半年盈利新高,主因除東亞中國稅後盈利增長逾一成半外,出售非核心固定資產及重估投資物業,亦為東亞帶來3.58億元收益。據悉,去年下旬特別是末季股市利好,加上出售部份投資物業,有關收益將繼續成為該行全年增長引擎之一。惟3.58億元數字僅佔東亞上半年盈利約11%,下半年有關收益料難獨撐該行盈利。

東亞中國拖累盈利

另一增長引擎東亞中國,市場亦未敢看好其表現,據建銀國際報告指出,東亞中國的業務將成該行每股盈利及股本回報(ROE)的增長動力,惟內地銀行正值利率市場化,令該行內地淨息差受壓,影響盈利能力。瑞穗證券亞洲董事安彤善則指出,目前東亞中國正優化業務,主攻高端零售巿場,以節省成本,惟須數年才可見明顯成效,暗示該行ROE短期內都難見驚喜。除盈利增長放緩外,東亞ROE料亦將下跌,主因去年底東亞向第三大股東三井住友配售1.12億股,大幅攤薄ROE。綜合26家券商數字,東亞去年ROE將由上半年的12.2%跌至9.57%。
配售後,東亞核心資本充足率由6月底的9.7%升至10.48%,除可穩固東亞的業務發展外,國浩股權被攤薄至14.23%,三井、CaixaBank連同李氏家族的持股則以25.63%大幅拋離,令國浩更難狙擊。安彤善亦同意,「𠵱家任何人都好難收購東亞。」

東亞董事會暫未有新執董增加。 資料圖片

國浩私有化不易成功

另消息指,正進行私有化的東亞第二大股東國浩,在4月底限期前,提高私有化作價建議的機會不大,意味私有化不易成功,未來國浩對增持東亞與否,雖仍進可攻退可守,惟短期內未必會產生太顯著影響。法巴證券執行董事陳志銘認為,國浩私有化與否,對增持東亞不一定構成必然關係;他相信東亞的併購概念仍然存在,但隨着該行股權結構多元化,短期內未必是市場焦點。另外,他亦同意,鑑於內地及本港核心業務持平,東亞的交易盈利及金融投資收益,將成為該行去年全年度盈利增長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