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周三公佈財政預算案,預料今個財政年度盈餘增加,在財政預算案中應有新一輪的紓困措施,但再次派錢的機會不大,相信港府會維持保守的財政政策,因此不會大幅增加經常性開支。截至去年12月底,政府在今個財政年度的首九個月,已錄得400億元盈餘,由於受惠印花稅收入增加、賣地、薪俸及利得稅超預期,將令今個財政年度盈餘達600億元,佔本地經濟增長3%,較原先估計34億元財赤相距甚遠,令財政儲備增至7,290億元,為政府一年開支的兩倍,佔GDP 37%。
港府多年來預算不準確,主因是政府收入來源不穩定,自1999年來取消公開拍賣土地,改由市場主導勾地後,作為政府第二大收入來源的土地收入較為波動,在過去12年,相關收入介乎54億至846億元。另外,政府一向預測都太過保守。
由於港府預期未來收入有不穩定因素,加上經濟未見大起色,失業率略為回升,料港府會繼續維持保守財政原則,相信港府新一輪紓困措施,包括公屋免租、綜援出雙糧及電費補貼等「指定動作」,另外亦會退稅,但相信上限會較上次1.2萬元少。
另外,亦有機會增加個人入息免稅額、供養父母及子女免稅額,及寬免差餉等,不過,由於政府早前通過4月實施長者生活津貼,將成為一項經常性開支,預期有關免稅額及退稅的規模不會太大。
毋須全民派錢
政府坐擁大量盈餘,理應針對性地幫助有需要的人士,而非全民派錢,例如可增加中小企業免繳稅,在市民普遍關注的住屋問題上,為協助市民上樓,可提供首次置業的補貼。
筆者認為,可減少政府收費,包括證券印花稅來回饋市民。當初政府取消最低佣金制主要原因是調低交易成本。故政府亦應減低證券印花稅,來減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相信此舉可以增加大市交投。截至3月底,證監會預計儲備達72.376億元,是前一年度預計開支的5.6倍,並多於法定要求兩倍,證監會在儲備充裕的情況下,亦應考慮減收交易徵費。
鄧聲興(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
http://weibo.com/u/1940562361